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9篇
  免费   1308篇
  国内免费   3819篇
安全科学   1355篇
废物处理   480篇
环保管理   1724篇
综合类   13832篇
基础理论   2020篇
污染及防治   2086篇
评价与监测   2646篇
社会与环境   179篇
灾害及防治   334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517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614篇
  2019年   687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643篇
  2015年   817篇
  2014年   1301篇
  2013年   978篇
  2012年   1042篇
  2011年   1088篇
  2010年   933篇
  2009年   970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1087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846篇
  2003年   995篇
  2002年   866篇
  2001年   836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596篇
  1998年   706篇
  1997年   488篇
  1996年   458篇
  1995年   503篇
  1994年   408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丁基锡对蓝子鱼的激素和酶指标及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静态暴露方式研究三丁基锡氯化物(TBTCl)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的毒性效应.当蓝子鱼暴露于40~4000 ng·L-1 TBTCl中10d或20d后,雌鱼和雄鱼的肝体指数显著升高,鳃、肝脏、脾脏、心脏、皮肤等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上述病变随毒物暴露剂量或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加剧.与对照组相比,暴露10d后,40 ng·L-1组的血浆睾酮水平和400 ng·L-1组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4000ng·L-1组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极显著升高;暴露20d后,各处理组的血浆睾酮和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变化,但40、400 ng·L-1组的肝脏GST活性显著升高.结果提示,肝体指数、肝脏代谢酶活性、血浆皮质醇水平,以及有关组织的病理变化可以作为评估三丁基锡等环境污染物毒性效应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992.
邹晶 《世界环境》2006,(5):91-91
杰弗里·麦克里尼(Jeffrey A.McNeely)现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席科学家。他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1980年开始供职于IUCN,并被任命为国家公园和保护地委员会执行官。1983年起他担任项目处主任,直至1987年被任命为负责保护工作的副总干事。1988年,他被任命为首席保护官,1992年该职位改名为首席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3.
利用2001~2003年对大连大长山岛海域不同季节EROD活性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季节变化对海洋鱼体内ER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海洋鱼体内EROD活性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利用EROD活性进行海洋环境污染的监测,不宜选在背景值较高的春季进行.  相似文献   
994.
印钞废水具有水量小、污染物浓度高、成份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单独处理难度很大.通过实验室小试,采用接种培驯法成功启动了印钞废水处理装置.试验表明,将印钞废水与厂区内生活污水混合,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是可行的.该工艺可有效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C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二沉池漂泥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志梅 《环境科技》2004,17(1):27-28
二级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漂泥有反硝化漂泥、活性污泥老化漂泥、生物泡沫导致的漂泥。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分析漂泥原因、对症下药、改善工艺运行状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6.
各种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已经导致保护运动在解释保护运动的基本信念时尤其缺乏信心。“反对派”行动主义者以为他们的论据是得到证实的,而“制度派”战术主义者倾向于采取他们并不赞同的功利主义的或经济的观点。根据现有的证据,在几百年以后,这个星球上主要的自然区域将基本消失,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一种更可靠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是人类体验自由(这也是一种精神环境)的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将改变我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方式,也关乎今后生物多样性长期生存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7.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是一种将变容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选择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以序批曝气-非曝气方式运行的充放式间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文中主要介绍了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的发展、应用情况及其工艺特点、经济评价,存在问题,就该工艺在国内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自然水体生物膜及其在水环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水体生物膜在决定水环境中痕量污染物的迁移、最终归宿、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简述了自然水体生物膜的定义、组成、吸附特性以及在环境中的作用,分析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自然水体生物膜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99.
用缺氧生物滤池与UASB相串联的工艺对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惨滤液进行了中试试验。通过实验,总结了缺氧生物滤池的挂膜特性及UASB起动的成功经验。最终的试验结果表明:出水COD、BOD、SS分别稳定在900mg/L、150mg/L、250mg/L以下,缺氧生物滤池对渗滤液具有很好的预处理效果,不仅能脱吸部分NH3、CO2、H2S,而且能提高它的可生化性,为UASB的高效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生物滤池和常规处理对受污染的某地表水进行试验研究 ,用膜过滤法对其出水进行了分子量分析 ,考察了 2个处理单元对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原水中分子量小于 1 0 0 0的有机物占总 DOC的 78.2 9% ;生物滤池对分子量小于50 0、50 0~ 1 0 0 0和 >60 0 0 0的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 54.9%、36.1 %和 2 0 .7% ;常规处理对以上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1 5.3%、- 2 0 %和 4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