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415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425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HSMS) 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 它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 , 最大限度地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安全、健康状况 . 作为企业最小组织单位的基层班组 , 其人员主体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一线职工 , 他们不仅是 OHSMS的重要参与者 , 而且是体系中既定规划和程序的直接实现者 .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主要研究了纤维球-砂直接过滤的积泥形态,它包括宏观和微观形态以及积泥和剩余积泥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3.
偶氮染料直接大红GBE脱色细菌的筛选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保定市某印染厂曝气池废水中分离到一株对染料直接大红GBE有高效脱色效果的菌株HD-1,经鉴定,该菌为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在25-37℃都有较高的脱色率,最佳脱色温度为37℃,在pH6-8范围内对染料具有明显的脱色效果,最佳脱色pH值为7.0,氧气对脱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染料脱色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可见光区488nm处的吸收峰完全消失,而在紫外区出现了两个吸收峰。  相似文献   
144.
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是一种将混凝反应、沉淀截留集中在同一滤柱内同步完成的高效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中 ,通过絮凝剂的加入 ,具有同步去除PO3 -4 P、SS和部分COD的功能。本文研究了该工艺对二级处理出水中PO3 -4 P、SS和COD的去除效果及其规律。研究表明 :采用聚合氯化铁 (PFC)作为絮凝剂 ,当Fe/P摩尔比为 2∶1时 ,水中PO3 -4 P的去除率达 98.8% ,浓度可降至 0 .1mg/L以下 ,同时SS、COD去除率也有明显提高。与传统的混凝、沉淀除磷工艺相比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等优点 ,是一种更为经济和简单的处理单元 ,适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磷和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45.
污泥脱水和干燥新技术:微波加热工艺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各种生活废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产生大量难于处理的污泥,其固体物含量约为0.1~10%,经脱水后,污泥中固体物含量可增至30%。常见的工艺是将污泥进行加热或化学调理后用机械法脱水,所用机械设备有砂干燥床、真空过滤器、带式过滤器和离心机等。污泥脱水后再行加热干燥可使其固体物含量超过30%,常用的污泥干燥器有急骤干燥器、直接旋转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薄膜传导干燥器、多膛炉等。污泥干燥程度取决于干  相似文献   
146.
微波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微波加热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正逐步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及近年来微波加热技术在污染土壤的修复、废物处理、活性炭再一和废气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并与传统的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分析该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同时对该技术今后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7.
农田土壤是大气光化学活性气体一氧化氮(NO)的主要人为源之一.为定量研究有机物料还田对NO排放的影响,利用静态暗箱法对关中平原26 a长期定位施肥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NO排放通量进行周年(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观测.除对照(CK)处理全年不施肥外,田间设3个施肥处理,冬小麦季分别为全化肥(NPK,165 kg·hm~(-2))、化肥加秸秆[NPKS,(165+40)kg·hm~(-2)]和化肥加牛粪[NPKM,(50+115)kg·hm~(-2)];夏玉米季均施等量化肥(188 kg·hm~(-2)).观测期内,CK处理NO排放通量较小[12.2 g·(hm~2·d)~(-1)];各施肥处理均在夏玉米播种、施肥和冬小麦施肥后出现排放峰,其中NPK处理峰值最高[112.0 g·(hm~2·d)~(-1)].各处理NO年排放总量和排放系数分别为0.13~0.57 kg·hm~(-2)和0.04%~0.12%.NPKS和NPKM处理年排放总量较NPK分别减少17.6%和增加68.0%(P0.05).与NPK处理相比,NPKS和NPKM冬小麦季排放总量降低41.1%~60.0%(P0.05);但夏玉米季增加25.2%~292.1%(P0.05).冬小麦季添加有机物料有效降低NO排放,而夏玉米季NO排放增加则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8.
投加颗粒活性炭强化餐厨垃圾的厌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强化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进而提升餐厨垃圾的厌氧产甲烷处理效能,并研究了GAC投加导致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发现,投加了GAC的实验组反应器能够在更高的有机负荷下(10.4kgCOD/(m3·d))稳定运行并维持较高的甲烷产率,不投加GAC的对照组在有机负荷7.8kgCOD/(m3·d)时甲烷产率及pH值均明显降低,挥发酸大量积累,反应器酸化崩溃.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GAC表面富集了大量可以胞外电子传递的细菌(占细菌丰度的34%)和可以参与DIET的产甲烷菌(占古菌丰度的88%),表明GAC的加入可以有效富集这两类微生物的生长,并可能通过GAC强化DIET促进了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49.
2016年9月11日上午9时许,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金光丽园小区一网点内,海一星广告有限公司一名工人在作业过程中不幸触电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0.
阐述了温度试验中温度稳定的重要性。通过对测试方案、测试设备、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对如何应用直接测量法测试试验样品非工作状态下温度稳定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影响试验样品温度稳定的因素,并指出了直接测量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