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28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789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106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31.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我国单位GDP能耗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1980—2004年能源统计数据,首先和用通径分析法测算了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技术、管理医素与单位GDP能耗强度的关系。定量分析了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煤,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消耗比例)对单位GDP能耗的直接、闻接和总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等不可测因素对我国单位GDP能耗起决定作用,石油消耗比例为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故在煤的消费比例下降幅度较小的情况下,要想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必须首先重视技术的进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石油的使用比例,尤其要重视水电的发展。然后利用通径分析结果消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建立了单位GDP能耗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它相关因素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节能降耗的影响途径及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32.
能源是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资源。能源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逐步成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瓶颈”。理论和实践证明。税收有利于能源的节约与利用。能源税制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用于能源节约与利用目的的税收政策的总称。可以分为能源生产税,能源消费税和能源特别税三种。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能源税收政策在促进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一个完整的能源税制体系.缺乏针对新能源的税收政策,等等。国外典型国家能源税制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完善我国的能源税制要以燃油税的开征为契机。不断完善能源生产、消费和相关环节的税种.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税制体系。  相似文献   
13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nections among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and GDP, using the data from 123 countries. Sustainability is found to be related with GDP in two contradictory ways. On the one hand, growth in GDP strengthens a nation's ability to maintain favor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to the future. On the other hand, GDP growth is built on mor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generates a larger "foot-print" on the Earth. Governance plays a key rol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it is not helping to reduce our footprint on the Earth. In fact, good governance is linked to a larger footprint. This reflects our materialist value and human impulse. When a society prefers the comfort and wellbeing of human beings to the welfare of its environment, democratic governance might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tool against nature.  相似文献   
134.
基于ESDA的京津冀地区草地变化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县域为基本研究空间单元,借助GIS软件与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利用ESDA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县域草地资源数量变化的总体与局域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80-2000年京津冀地区草地动态变化系数的Global Moran’s I为0.184 4,α = 0.05时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草地变化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②时段Ⅰ(1980-1995年)到时段Ⅱ(1995-2000年)的全局Moran指数有所增加,表明草地变化在空间分布上集聚的趋势在增强;③各县域Local Moran’s I的Grid图反映了京津冀地区草地变化在局域空间上的均质性,尤其是高值区域与低值区域的集聚特征十分显著;④LISA集聚4种类型中,正相关的"H-H"类型区、"L-L"类型区占主体部分,二者约占总数的70%以上,其中,在时段Ⅱ,"H-H"关联的县域主要聚集在西北部山区,而中部的平原区域则表现出明显的"L-L"关联特征。  相似文献   
135.
系统阐述了长治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主要环境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利用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6.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报告的一种,起源于企业环境报告,用于向利益相关方公开的企业环境信息。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如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基于全部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综合性非财务报告书,其中的信息不仅包括企业在环境领  相似文献   
137.
上海金山区酸雨分布特征及降水酸度主控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上海金山区2006-2010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酸度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并对降水化学组成及各离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金山区降水的酸化及酸化频率较高,pH均值为4.24,酸雨频率为86.4%。降水主要离子为SO42-、NO3-、NH4+、Ca2+和Na+,上述5种离子占降水离子总浓度的87.8%,主要酸性离子SO42-、NO3-与阳离子NH4+、Ca2+和Mg2+均具有较高相关性。通过对降水酸度主控因子的探讨发现,主要致酸物质为SO42-,但NO3-对降水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碱性物质中和作用中起主导地位的是NH4+,雨水酸化的最主要来源为人为污染源。  相似文献   
138.
从国土空间优化布局、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了我国31个省份2003-2012年的静态得分和动态综合得分,以各省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算结果作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及演化格局进行了分析。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各省份得分在-0.36-0.84之间,以广东省最优,西藏最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动态综合得分分别为0.43,0.03和-0.18,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步递减的基本格局。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03-2012年全局Moran’s I值显著为正(取值范围在0.234-0.276之间),表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局域空间自相关显示,超过80%的省份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其中"H-H"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东部的京津和长三角地区,"L-L"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原有的极化区域正在逐步削弱,地区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减小。通过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收敛性分析可以看出,全国呈现平稳收敛的发展趋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收敛较为显著。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交流合作,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保证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持续稳定提升,以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9.
吴曼曼  徐建新  王钦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1):4580-4588
针对Elman神经网络在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时易受到数据非平稳性的影响导致预测趋势良好但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以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为基础的CEEMD-Elman模型.应用CEEMD对AQI序列分解成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和剩余分量,进而首次将对非平稳的AQI序列的预测研究转化为对多个平稳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的研究.分别与Elman单一模型、EMD-Elman模型、BP单一模型及CEEMD-BP模型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的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4.80、0.71、1.84%,均小于其他模型结果;对应空气质量等级预报正确天数的频率为94.12%.该模型能有效的降低非平稳性对实验预测结果的影响,实现对空气质量等级的准确预报;该研究为进一步预测AQI的走向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政府决策和管理部门制定空气污染控制提供了更充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基于长江干流宜宾、寸滩、宜昌、汉口、大通和上海(古洞口) 6个断面2005—2016年的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4项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所有主成分,计算得到包含所有水质指标信息的综合得分值,再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主成分综合得分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江干流上游水质优于中下游,上游水质呈变好的趋势,中下游水质表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