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728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1618篇
基础理论   458篇
污染及防治   267篇
评价与监测   26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重金属絮凝剂PEX对水中铅的去除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合成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絮凝剂处理含铅离子废水的效能,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PEX对铅离子的捕集效率较高,去除率可达90%以上;pH值对PEX去除铅离子有一定的影响,pH=5.0时去除效果最好;Mg2+﹑Ca2+、EDTA、柠檬酸、焦磷酸钠以及致浊物质的存在均能促进铅离子的去除;絮体残渣稳定性好,金属离子易回收,回收率可达到70.0%。  相似文献   
122.
采用气体悬浮物粒子监测仪和NanoMoudi-Ⅱ125A型分级采样器对某封闭式博物馆进行颗粒物数浓度监测和颗粒物采样,测定了不同粒径段颗粒物中的主要离子组分。结果表明,监测期间粗颗粒物(粒径≥2.5μm)、细颗粒物(粒径在0.1~2.5μm之间)和超细颗粒物(粒径≤0.1μm)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24.38μg/m3、23.39~24.08μg/m3和16.02~17.48μg/m3。颗粒物数浓度集中在粒径≤0.3μm范围,PM1数浓度占PM10数浓度的97%以上,游客扰动和清洁活动使粗颗粒物数浓度增加了8~172倍。SO42-、NO3-、NH4+峰值出现在0.32~0.56μm粒径段,Na+、Cl-分布较平均,K+峰值出现在0.32~0.56μm和3.2~5.6μm粒径段,Mg2+的峰值出现在3.2~5.6μm粒径段,Ca2+峰值出现在1.8~3.2μm粒径段;总有机酸根离子无明显峰值;乙酸根离子浓度为1.238μg/m3,高于甲酸根和乙二酸根。颗粒物的阳/阴离子比均值为2.83,说明阴离子测定可能有缺失,如碳酸盐等。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浓度水平和粒径分布受游客影响不明显,受室外空气输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以利用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制备TiO2光催化剂的实验最佳条件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改变季铵盐类离子液体用量,恒温水浴时间,恒温水浴温度,干燥温度等因素探索了制备TiO2光催化的实验条件.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提出了利用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制备TiO2光催化剂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4.
随着锂电池的广泛使用,废弃锂电池中所含的钴元素以离子形式开始进入地下水中。文章以吸附水中钴离子为研究内容。系统研究了吸附时间、溶液浓度、温度以及pH值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对钴离子的平衡吸附时间约为1 h;在303 K下蒙脱石对钴离子的最大吸附量约为30.77 mg/g,且吸附方程可以用Langmuir模型进行良好的拟合;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最佳pH环境为弱酸性。  相似文献   
125.
文章通过测定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中度盐碱条件下土壤水溶性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分析浸提时间和浸提时的水土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旨在明确浸提条件对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性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比为20∶1时,浸提时间60 min测定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最高,而水土比为10∶1时,浸提30 min测定的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了URG-9000型离子色谱仪在运行中常见的问题,URG监测的离子数据部分或全部缺失、数据异常、偏低等情况。并对这些常见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通过做校准曲线,考虑背景电导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了提高仪器的运行稳定性保证数据的可靠、准确性,提出了仪器日常维护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7.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气中甲醛的方法。废气中甲醛活性炭吸附,过氧化氢氧化甲酸、微波提取,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分析,时间定性,峰高定量,其甲醛回收率为92.5%~105.5%,当采样体积为40L的条件下,乙醛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6mg/m3。  相似文献   
128.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丁酸的新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丁酸的回收率为94.5%-103.8%,当采样体积为60L时环境空气中丁酸的检出限为0.003mg/m^3。本方法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且无需复杂的前处理,简便、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29.
文章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气中硫酸雾的分析方法,制备好的样品经0.45um微孔滤膜抽滤,采用AS14A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以0.8mmol/L碳酸钠和0.1mmol/L碳酸氢钠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进行定量,方法的适用范围为0.50~50mg/m3。与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进行比对试验,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实用性强,适用于大批量环境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0.
新型磁性聚谷氨酸吸附剂对水中Pb2+的吸附去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岛大学安澤幹人首次利用γ-PGA在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上进行涂层,制得了γ-聚谷氨酸-Fe3O4磁性纳米颗粒(PG-M).本实验利用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对PG-M吸附剂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发现PG-M与未涂层的Fe3 O4具有相似的形状以及大小,均为不规则的层状结构,且晶粒直径在120~320 nm之间;实验中针对性地对水溶液中Pb2+进行了吸附探讨.在振荡实验中,通过主要参数的变化(pH值、吸附时间、竞争离子浓度、腐殖酸浓度),得到如下结果:吸附最佳pH值为7.0;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吸附平衡时间为45 min;Na+对PG-M去除Pb2+没有很强的干扰性,而Ca2+则显示出一定的干扰作用;腐殖酸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是复杂的,表现为先增强吸附效果,随后降低吸附效果;最佳条件时Pb2+的最大吸附量为93.3 mg/g.PG-M对Pb2+的吸附均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PG-M的吸附特征,说明PG-M在水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PG-M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不同浓度的HCl和HNO3溶液的再生实验发现,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吸附再生液,可取得较好的再生效果.表明PG-M是可再生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