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研究基于福岛核事故在田湾核电站所在地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展核风险感知调查。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个风险感知因子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影响度>收益度>信任度>接受度>了解度。公众对核电信息了解较少,电视和网络是公众获取核电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影响公众核风险感知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等。对福岛核事故关注度不同的人群在了解度和影响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关注度高的公众对这2个风险感知因子的感知程度均较高,而高、低关注度的两类人群在信任度、收益度和接受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2.
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严重事故得到更多的重视,严重事故的研究重点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本文介绍了严重事故的基本概念、一般进程、主要现象之后,列举了相关核电厂严重事故的研究重点,并对各研究重点做了说明。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及其引起的海啸先后摧毁了福岛核电站多路供电设施,导致核电站堆芯缺乏冷却,燃料棒裸露、升温、损坏,造成了7级严重核事故。迄今,世界范围内核电厂严重事故共发生了三起,分别是1979年的美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核事故下放射性污染物质辐射,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型WRF的放射性物质大气扩散模拟的环境辐射剂量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放射性物质大气扩散数值模型对放射性污染物质的空气浓度和地表沉降浓度进行计算,进而结合有效剂量转换因子得到环境辐射剂量,并基于辐射剂量标准划分应急处置区域,可以较好地刻画瞬时排放及瞬时气象条件导致的浓度变化造成的辐射剂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放射性污染物质环境辐射剂量的实时计算。以2011年3月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为案例,以放射性物质131I和137 Cs为研究对象,使用该方法进行了环境辐射剂量的估算。估算结果表明:131I与137 Cs的空气浸没外照射有效剂量比较接近;成年人与婴儿的吸入内照射有效剂量分布也比较接近;地表沉积外照射有效剂量在总剂量中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空气浸没外照射有效剂量和吸入内照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