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2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林静 《劳动保护》2010,(10):10-11
<正>汪旭光,出生于1939年12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炸药与爆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非煤矿山组组长、全国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安部  相似文献   
72.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就业机会被摧毁,一些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些就业机会被替代,但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作为一个就业压力巨大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必须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向绿色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就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于近期完成的“中国绿色就业研究报告”,是一项初创性研究,其目的是在我国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推动制定出台促进绿色就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我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环境和就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就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在推进绿色就业发展方面的实践和努力。此项研究填补了我国在绿色就业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期摘要刊发研究报告,以期有关人士共同探讨我国绿色就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3.
方向明 《安全》2010,31(3):59-59
我国第一个指导护听器选择的国家标准——GB/T23466-2009《护听器的选择指南》,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起草制定,2009年4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4.
藏兰兰 《安全》2010,31(6):59-59
坠落防护装备一安全带,按使用条件分为围杆作业安全带、区域限制安全带、坠落悬挂安全带,不同类型的安全带由系带、连接器、缓冲器、安全绳、自锁器等部件组合而成。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参考引用国际标准的同时,结合国情,制定了安全带系列零部件的标准。该系列标准均为适用于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大于100kg的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75.
信息动态     
秦妍 《安全》2010,31(8):59-5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关于在污水井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的通知》等规范文件,配合北京市安监局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宣传教育,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预防事故发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危害检测与控制技术中心自2009年底,与北京市科技情报所声像中心合作,着手进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宣教片的策划和拍摄工作。  相似文献   
76.
《安全与健康》2010,(8):F0004-F0004
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3月。是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直接领导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单位。我所拥有一支具备较强实力的专业技术队伍,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3名: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35人,安全评价师40多人.长期外聘化工、矿山、电力等各类兼职专家30多名。  相似文献   
77.
庄乾坤 《环境化学》2021,(3):669-670
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效应及其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和环境科学的核心学科。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中央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环境化学的研究工作不但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又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同时与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同时满足“四个面向”的学科。近年来,环境化学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前瞻、创新、交叉、应用,在污染防控、生态建设、人民健康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顺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提出的新需求,让环境化学科学研究深度对接“四个面向”,切实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与控制问题,环境化学应重点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8.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会会议于2013年5月8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简称环保部南京所)等科研院所的近30位生态环境领域的  相似文献   
79.
2013年7月11日来源:环境科学和技术对淡水系统中的化学混合物的一项研究显示,可能通过仅考虑毒性最强的化合物来估计总毒性。由位于德国兰道市(Landau)的环境科学研究所的Ralf Schafe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使用一系列度量分析了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100多条河流中采集的样品中的生物群和有机化学物质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80.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2011年5月通知:《生态环境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