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8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626篇
安全科学   358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526篇
综合类   3022篇
基础理论   393篇
污染及防治   168篇
评价与监测   566篇
社会与环境   333篇
灾害及防治   17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四氯乙烯(又称全氯乙烯)是干洗剂中的主要成分,且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因此,在干洗店的室内空气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一定的该物质,并对人体产生危害。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研究了干洗店室内空气中四氯乙烯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程序简单,易于操作,最低检出浓度可达1.20mg/m^3,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2.
提出了超标污染物分指数项与未超标污染物分指数项进行无运算关系的组合,构成了一种新的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双加指数模型。该模型具有较明确的环境及卫生学意义,结构简单,计算方便,分辨率高。经实例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状况较符合。  相似文献   
93.
针对当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中普遍存在的冬季处理效果差等问题,研究了在处理系统中构建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及其吸附饱和后进行生物再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4 m3·m-2·d-1(COD:150~350mg·L-1、NH 4-N:10~30 mg·L-1、TP:1.0~4.5 mg·L-1)和蛭石层填充高度≥60cm的条件下,无植物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可至少在45d内保持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从而可基本满足人工湿地在植物换季时期的处理需要,而且,增加系统含氧量和蛭石用量可提高体系缓冲性能.在夏秋季温度较高的条件下(25~30℃),利用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和植物根系的吸收与复氧功能,可有效提高蛭石再吸附的能力,其中有植物的湿地单元90d后蛭石吸附容量的再生率可达88.2%~91.3%,生物再生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符合指数关系,植物种类、干湿交替时间和碳源对蛭石生物再生过程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准确测定高锰酸盐指数考核样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蒋澄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B06):82-83
根据长期的实际操作经验,要准确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值,在样品分析中,水浴时间不能少于35min;K值在0.980-1.010;滴定时温度保持在70℃。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5.
区域水环境生物学评价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辽河三角洲区域地面水系浮游植物的种类分布,根据调查获得的生态学资料,探讨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体环境质量的关系,运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法”对区域水体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并研究了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与水质理化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通过2000~2004五年全省环境空气颗粒物监测结果的评价,对全省近五年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7.
98.
本从研究沧州市市区空气质量现状及1991—2000年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入手,对市区空气污染特征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
Given the key role of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to tropospheric chemistry and regional air quality, it is important to generate accurateVOCs emission inventories. However, only a less fraction of plant species, in temperate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A taxonomic methodology, which assigns VOCs measurements to unmeasured species, is an applicable and inexpensive alternation for extensive VOCs emission survey, although data are needed for additional plant families and genera to further validate the taxonomic approach in grassland vegetation. In this experiment, VOCs emission rates of 178 plant species were measured with a portable photoionization detector( PI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most of genera and some families have consistent feature of their VOCs emission, especially for isoprene, and provide the basic premise of taxonomic methodology to develop VOCs emission inventories for temperate grassland. Then, the taxonomic methodology was introduced into assigning emission rate to other 96 species, which no measured emission rates available here. A systematical emission inventory of temperate grassland vegetation in Inner Mongolia was provided and further evidence that taxonomy relationship can serve as a useful guide for generalizing the emissions behavior of many, but not all, plant families and genera to grassland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36个取代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对大型的急性毒性,应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线性溶解能关系参数和分子连接性指数得出了该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方程,这些方程可以用来进行该类化合物危害性初评.LSER法得到的QSAR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增大分子体积及偶极性极化性,均可增大毒性.化合物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氢键键合作用是导致该类化合物毒性高于其基本毒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