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498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为评估几种典型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组分有机溶液质量浓度的准确性,以邻甲苯胺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溶液紫外吸收光谱,发现硝酸、硫酸、盐酸对其光谱干扰强度依次减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调节pH值以盐酸为宜。采用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增溶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邻甲苯胺质量浓度,测试结果偏高,回收率为109%~132%;对邻甲苯胺标准曲线以及溶液测试过程进行改进,测试结果准确度更高、重现性好,回收率99%~107%,相对偏差在4%以内。对比研究了导数光谱法和根据吸光度加和性构建的线性方程组法测定增溶于Triton X-114溶液的邻甲苯胺质量浓度,导数光谱法测得回收率为95%~106%,相对偏差在6%以内;线性方程组法在Triton X-114与邻甲苯胺质量浓度比相差较大时测得邻甲苯胺质量浓度严重偏离实际值。  相似文献   
202.
本文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环境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国外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对这种方法的研究成果相互结合,对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进行详细的了解,得出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环境测定的指标,紫外光光度法在未来的发展上会向着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以及小型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3.
通过多年的实验分析和经验积累,使用GB 6768—86中的液体激光荧光法,对紫外脉冲荧光微量铀分析仪和激光荧光微量铀分析仪两种仪器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样品分析数据的差异非常明显,最大的有10倍之差。通过比较,选择最佳的制样条件、设备及荧光剂,肯定了激光铀分析仪的优势。激光具有能量高、单色性好的特点,使用激光荧光微量铀分析仪可直接测量,简化操作。水样样品不需预处理,减少了铀的污染和损失,加大了干扰的允许量。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荧光物质比较复杂,带来测量结果的偏离。而使用紫外脉冲荧光微量铀分析仪,对有机物高的样品,须进行去除有机物的处理,增加了铀的污染和损失。  相似文献   
204.
张波 《环境与发展》2020,(2):110-111,113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实施,关于烟气排放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在超低排放的工程改造中,需要加大对固定污染烟气排放的实时监测,才能达到相应的规范和排放标准,因此紫外差分分析仪在烟气超低排放监测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本文就烟气监测采样技术和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针对紫外差分分析仪的各项指标,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最新国家标准之间的对比,对其超低排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5.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候事件,造成了特大积雪灾害。以湖北省为例,基于RS和GIS技术对这次雪灾进行了动态的监测评估。利用连续多天的卫星遥感资料和积雪深度观测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提取积雪分布信息,并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确定了积雪深度的NDSI分层阈值,实现了3层积雪深度(0~10、10~20 和20~30 cm)的判识。针对积雪区内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统计了不同深度的积雪面积。结果表明:湖北省近90%面积被雪覆盖,其中江汉平原、鄂东北和鄂东南等地雪灾最为严重,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在20 cm以上;水田、旱地等农业用地以及湖泊、水库、河渠等水系积雪最为严重,居民点用地也有较大范围的积雪,居民生活受较大影响;2月2日以后积雪面积逐日减少,到2月8日,积雪基本融化。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形成了基于RS和GIS的长江中下游积雪监测的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206.
针对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原水中低浓度有机氯农药的问题,采用新型高级氧化技术——紫外(UV)活化过硫酸钠(PS)去除水中有机氯农药三唑酮(triadimefon,TDF),分别研究了TDF初始浓度、PS浓度、初始pH、氯离子浓度以及腐殖酸(HA)浓度对TDF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DF浓度的增加,其去除率逐渐降低;PS浓度从100μmol·L~(-1)增到250μmol·L~(-1),TDF去除率可以提高6.83%;初始pH为5时,TDF的去除率最大;氯离子的存在会抑制TDF降解;存在HA时会降低TDF去除效果。当TDF浓度为200μg·L-1、PS投加量为250μmol·L~(-1)、pH为5、温度为(25±2)℃和反应时间为600 s的反应条件下,TDF的去除率达到99.83%。相比于单独采用UV辐照和PS氧化技术,UV/PS技术对TDF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4.2%和86.22%。TDF的降解机制是紫外直接光解和以硫酸根自由基(SO4·-)为主的自由基氧化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硫酸盐,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适用于清洁环境水样的分析,回收率为96%-110%,其分析指标符合水质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8.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与三维荧光光谱(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方法,对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山区土壤溶解性有机质(SDOM)的特征、来源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SDOC)含量因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草地表层SDOC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利用PARAFAC模型解析出3种荧光组分,C1(类腐殖质)、C2(类色氨酸)和C3(类酪氨酸),3种组分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且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布有所差异。紫外特征参数显示:草地表层SDOM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林地,旱地SDOM中芳香物质和疏水性组分较多。荧光特征参数显示:研究区SDOM总体腐殖化程度较低、稳定性较弱,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SDOM来源存在差异。林地以微生物源输入为主,旱地兼具微生物源与陆源共同作用,但以新生自生源为主。草地表层SDOM来源特征与旱地相同,亚表层则以微生物源输入为主。随着海拔升高,组分C1占比增加,C3占比降低,SDOM腐殖化程度增强,微生物源贡献减弱。SDOM荧光与吸光特征可有效表征喀斯特山地SDOM组分与来源特性,可作为区域土地利用与环境决策的...  相似文献   
209.
为探究纳米零价铁(nZVI)对紫外(UV)活化过硫酸盐(PDS)体系去除垃圾渗滤液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影响,该文通过分析常规水质指标和光谱指标变化,研究了MBR中难降解有机物在不同体系(UV、PDS、UV/PDS和nZVI/UV/PDS)中的去除规律;此外,通过XRD、SEM、EDS和XPS分析,揭示了nZVI反应前后的物相变化和活化机理。结果表明,UV/PDS体系对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有一定去除效果,增加PDS投量可提高UV/PDS体系对MBR出水的处理效率,并降低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腐质化程度。nZVI/UV/PDS体系对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比UV/PDS体系有大幅提升。在nZVI投量为40 mmol/L、UV功率为14 W、PDS投量为40 mmol/L、反应时间为10 min时,nZVI/UV/PDS体系对MBR出水的UV254去除率和去除速率常数分别为51.52%和0.072 4 min-1,相比具有相同反应条件的UV/PDS体系提升了32.80%和0.059 0 min-1。nZVI...  相似文献   
210.
分解物SO_2和H_2S表征SF_6电气设备内部缺陷,是SF_6电气设备试验必检项,对两种气体的准确定量分析直接关系到SF_6电气设备内部缺陷种类和定位的正确判断。现有的现场检测技术不足以解决气体组分之间的干扰问题,因此,本文开展了相关选型和设计工作,获得基于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的SO_2和H_2S混合气体检测装置。采用差分法提取SO_2和H_2S紫外吸收光谱的快变部分,通过吸光度的扣减和浓度反演,去除在紫外吸收光谱区域H_2S和SO_2的交叉干扰问题。对其测试的原始谱图进行数字滤波处理,去噪后获得平滑波形,进一步进行FFT变换和线性拟合,拟合优度达到0.999 9,提高了SF_6背景气体中SO_2和H_2S混合气体检测的灵敏度。所研制装置在系统信噪比为1时,混合气体中SO_2在190~230 nm和280~320 nm波段的检测极限分别为0.108μL/L和0.444μL/L,H_2S在190~230 nm波段检测极限为0.490μL/L,为现场检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