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刘恩栋 《交通环保》1997,18(3):30-30,48
针对容量法测定氢氧化钠气溶胶的不足,研究了对其进行比色测定。实验证明,此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气溶胶的测定。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讨论了用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比色法对废水中水合肼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苯并噻吩脱硫菌株的筛选及脱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孤岛油田油浸土样中筛选到1株能降解苯并噻吩(BT)的脱硫菌,经初步鉴定该菌为戈登氏菌属(Gordona sp.).实验证明:该菌能以类似于4S途径脱除BT及其衍生物中的硫,但是不能脱除二苯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中的硫.GC-MS分析表明该途径的终产物为邻羟基苯乙醛或其异构体苯并呋喃.在以BT为唯一硫源的培养基中30℃培养48h,Gordona sp.C-6能降解0.15mmol/L的BT,终产物占发酵培养基中BT加入量的50%,其余BT在有氧培养过程中挥发.通过Matlab拟合曲线确定以邻羟基苯乙酸为标准品进行产物定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普光气田作为高含硫气田在国内大规模开发,尚属首例,在气田开发过程中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高含硫气井试气作业中易发生井喷、硫化氢泄漏等事故.普光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大、地形复杂,按照工程进度要求,试气作业和地面集输工程施工两项作业交叉时必须实现“安全作业、安全施工”,这是普光气田开发的基本目标.通过制订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服从业主统一管理等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保证了目标的实现,获得安全管理经验,对今后高含硫气田大规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当进行高浓度废液纳滤膜分离工艺设计时,必须首先进行纳滤膜分离工艺试验,通过工艺试验确定:纳滤膜型号,完成膜的筛选工作;确定纳滤膜分离规律、分离模型、膜污染规律。利用获得的数学关系式确定主要操作运行压力、浓缩液流量、膜面积、组件数目、膜组件排列方式、冷却循环系统设计、纳滤膜污染的预测与清洗系统设计。纳滤膜清洗系统与自控系统应该根据试验结果并考虑纳滤膜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7.
纳滤膜处理工业废液时,纳滤膜系统可以看做一个封闭体系。实验表明透过液通量Jw与压力差呈直线关系;透过液通量Jw与管过液溶质浓度CR都与浓缩时间呈较好的数学关系。但数学关系形式不同;透过液溶质浓度CR与进液溶质浓度Ci呈指数关系;透过液溶质浓度CR与膜压力差△p的关系为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88.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得出;湘黄鸡马立克氏病(MD)的免疫以CVI988 HVT苗或Rispens CVI988苗为最佳效果,可使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分别控制在1.33%和1.67%以下,致瘤率为34%左右.用中药进行预防达不到免疫的效果.所以认为用血清I型疫苗是目前衡阳地区湘黄鸡马立克氏病(MD)的唯一有效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89.
纳滤膜处理高浓度废液分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管式或卷式纳滤膜处理废弃母液,在固定工艺条件下,透过液通量与浓缩时间呈一定数学关系;当浓缩进行到最后,透过液中的COD浓度会突然提高,该突然下降时间应长连续浓缩时间,抗生素截留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与COD的去除率相同,但数值不同。利用COD的变化规律基本可以确定抗生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0.
当利用纳滤膜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液时,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浓缩时间的延长,渗透液通量衰减系数和膜污染阻力提高很快;浓缩时间较短时,纳滤膜的分离过程由浓差极化控制;浓缩时间较长时,纳滤膜分离过程由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共同控制;提高卷式纳滤膜浓缩液流量会增加纳滤膜浓差极化与膜污染的影响,板式纳滤膜恰与此相反;原浓度高的母液,其渗透液通量衰减系数和膜污染阻力随浓缩时间的延长其提高速率相对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