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88篇
安全科学   540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1004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27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日本职业卫生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日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成果,系统介绍了日本职业卫生监管机构、法规、职业病确定、作业环境管理等.同时,结合中国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法规较滞后、专业人才不足、企业基础资料不全和自主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完善职业卫生法规、建立职业卫生统计制度、强化企业自主管理能力等建立健全中国职业卫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对完善中国职业卫生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52.
根据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EIR)的试验研究结果,从电再生方式、试验曲线和机理等几方面,说明了混床EIR过程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找出强化混床EIR过程的措施,优选出最佳的工艺操作参数,设计出适合于工程应用的混床EIR装置,从而早日实现混床EIR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953.
微波强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察了最优作用方式下单独微波、单独氧化剂以及两者的结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单独微波工艺在功率为700 W,辐射10 min,COD、氨氮、磷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7.66%、96.14%、40%和80%,BOD5/COD由0.16增加到0.43。渗滤液先微波再氧化,氨氮去除率增加显著,节省了氧化剂用量。微波后渗滤液在pH=5,T=50℃,NaClO=24 mL/L时COD、氨氮、磷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8.63%、99.67%、97.25%和98%,BOD5/COD=0.8。总处理效率:微波-NaClO微波-Fenton微波-KMnO4微波-H2O2,微波-Fenton处理效率低于微波-NaClO主要取决微波后滤液中小表观分子质量增加导致氧化剂的混凝作用减弱,其次受反应后pH值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4.
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聚合氯化铝(PAC)按照质量比1%制备了复配混凝剂,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及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复配混凝剂的铝(Ⅲ)形态分布,结果表明,Ala、Alb和Alc分别占12.62%、16.02%和71.36%。复配混凝剂Zeta电位平均值为41.6 mV。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复配混凝剂的羟基缔合程度比PAC要高。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固体复配混凝剂表面较为粗糙、结构疏松。相同投加量时,复配混凝剂对江河水、水库水的浊度、CODMn、UV254的去除效率均优于PAC。实验利用针杆藻人工模拟高藻原水,当投加PDM:PAC质量比10%的复配混凝剂10 mg/L时,复配混凝剂对藻类的去除率为80.5%。  相似文献   
955.
为研究烃类污染土壤热脱附净化效率的影响机制,采用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soil vapor extraction,SVE)处理烃类污染土壤,探讨了通气速率、抽提气中水蒸气的浓度(gas water content,GWC)、土壤含水量(soil water content,SWC)对热强化SVE处理效率的影响,并采用LDF和Freundlich动力学方程对脱附处理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120℃的条件下,以通气速率80 mL·min~(-1)、GWC 15%和SWC 10%为最优处理工艺,气体在土壤空隙中间的传质速率加快,能明显缩短热强化SVE的处理时间;通气速率从40 mL·min~(-1)提高到80 mL·min~(-1)时,处理时间从425 min缩短至350 min;GWC从0%增加到15%时,处理时间从350 min缩短至105 min;GWC从15%增加到25%时,处理时间从105 min延长到240 min;当SWC为10%时,热强化处理时间缩短至290 min;当SWC从10%增加到15%时,处理时间从290 min延长至390 min。通过分析可知,LDF方程适合简单条件下(通气速率)的拟合,当通气速率为80 mL·min~(-1)时,偏差率为4%。Freundlich方程更适合复杂(土-水-气)体系下的拟合,GWC为15%时偏差率为3.8%,SWC为5%时偏差率为2.6%。以上结果可为开展热强化SVE处理烃类污染土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6.
针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后COD难于达标排放的问题,以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为对象,对微波强化Fenton技术(频率915 MHz)的深度处理效果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Fe~(2+)和H_2O_2投加量分别为1.8 mmol·L~(-1)和15.6 mmol·L~(-1)条件下,Fenton处理方法对COD的最佳去除率仅为18%,利用微波强化Fenton技术对COD的去除率可提升到77%,出水COD可降至52 mg·L~(-1),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比较Fenton和微波强化Fenton反应出水过滤后的COD,发现Fenton反应对COD的去除率可由18%提升至72%,表明泥相可进一步吸附部分COD;而微波强化Fenton反应的COD去除率仅略微提高至81%,表明氧化是微波强化Fenton反应的主要作用机理,这可能与微波辐射通过热效应或非热效应可加快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从而提高了氧化反应效率有关。以上结果表明,微波强化Fenton反应是焦化废水达标排放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技术,可为目前我国焦化废水处理和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7.
采用强化混凝-光电氧化组合工艺对北京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处理。探讨了不同混凝剂投加量、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考察了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量和结构在本工艺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同时投加Ca(OH)2、Fe2(SO4)3和PAM混凝后,COD去除率为28.00%,含量由4 700 mg/L降低到3 384 mg/L;同时投加KMnO4、Fe2(SO4)3和PAM进行二次混凝,COD去除率为60.20%,含量为1 870 mg/L;混凝后水样在电流密度为400A/m2,经3 h光电氧化后,COD去除率为86.20%,含量为650 mg/L。本工艺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中部分大分子量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量有机物;光电氧化后,有机物结构被迅速破坏。  相似文献   
958.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随后介绍了CO2封存技术,该技术根据封存地点不同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在众多的CO2封存技术中,CO2强化采油(CO2-EOR)技术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虽然CCS技术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CO2泄漏问题、资金投入大等。但是,随着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信未来该技术在抵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9.
从胶莱海河项目的提出及目前的进展情况出发,把胶莱海河与世界三大运河的旅游价值进行了对比,并研究了胶莱海河对旅游的有利及不利影响,最后基于旅游考虑从工程的可行性论证阶段、工程的规划阶段、工程的实施阶段对拟议中的胶莱人工海河项目提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60.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中央决定用2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