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3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17篇
安全科学   1434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240篇
综合类   1429篇
基础理论   181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氮、磷及微生物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蓝家程  杨平恒  任坤  陈雪彬  徐昕  胡宁 《环境科学》2014,35(4):1297-1303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我国地下水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是当地重要的水源,一旦遭受污染将很难恢复.本研究选取NO-3、PO34、NH+4和总细菌(total coliform)、大肠杆菌(total E.coli)、粪大肠杆菌(fecal coliform)作为指标,对重庆南山老龙洞流域进行多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老龙洞流域地下水NO-3、NH+4、PO3-4含量均超过天然水规定值,尤其以NH+4、PO3-4污染较为严重.桂花湾泉NO-3含量为19.78~68.55 mg·L-1,有的月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50 mg·L-1.老龙洞出口NH+4、PO3-4含量分别为2.71~12.92 mg·L-1、0.16~11.22 mg·L-1,是污染最重的地下水.老龙洞地下河NO-3含量低于岩溶表层泉,而NH+4、PO3-4含量则高于表层岩溶泉.城镇化的发展、农田减少以及洞内还原环境是导致老龙洞地下河NO-3含量从2008~2013年降低的原因,而高PO3-4含量污水不断输入地下河使得老龙洞地下河PO3-4含量呈增加趋势.微生物污染极为严重,甚至远超过中国地下水和饮用水规定的Ⅴ类标准,以粪大肠菌为例,地下水中其含量波动范围为3.4×104~3.68×104CFU·mL-1.岩溶区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岩溶洼地、天窗、落水洞导致岩溶地下水极易遭受到污染.农业活动、城镇、企业和居民点生产生活排污,是地下水氮、磷和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2.
王雪  赵大勇  曾巾  余多慰  吴庆龙 《环境科学》2014,35(6):2314-2321
为研究不同生物量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生物扰动对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沉积物-水微宇宙的模拟体系,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不同密度河蚬扰动的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群落结构和丰度差异.结果表明,河蚬的生物扰动作用对表层沉积物氮素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氨氧化菌(AOA和AOB)amoA基因克隆文库中,AOA的amoA基因序列包含了已知的海洋和土壤环境中的两个分支,AOB的amoA基因绝大部分序列都属于变形菌门β亚纲(β-Proteobacteria)中的亚硝化单细胞菌属(Nitrosomonas).3个处理组表层沉积物中细菌amoA基因丰度均高于古菌amoA基因丰度,且河蚬密度越高则细菌amoA的丰度越低.同时,河蚬的添加使得微宇宙体系中氨氧化菌(AOA和AOB)的多样性降低.综上,河蚬的生物扰动对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和丰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结合大面调查,典型断面剖析及关键站位连续观测结果,研究了黄海和东海海域溶解铋的含量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探讨其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溶解铋含量在0~0.029μg·L-1之间,平均值为0.008μg·L-1;底层海水浓度稍高,介于0.001~0.189μg·L-1之间,平均值为0.016μg·L-1.水平方向上,溶解铋低值分布与盐度所示长江冲淡水双支扩散特征吻合,表明其可示踪长江冲淡水路径;高值出现在黄海暖流和苏北沿岸流途经之处及长江冲淡水与沿浙闽沿岸水交汇之处,表明其分布受控于海流系统循环.垂直方向上,水体对流和涡动混合使近岸海水均匀混合,陆架区强潮混合锋面将近岸垂向混合区和离岸层化海水区分隔,阻挡了溶解铋向外输运,使锋区内溶解铋含量明显高于外海.周日内,溶解铋变化主要与潮汐、再悬浮作用和温盐跃层等海域特定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与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波动尚未呈现明显关系.溶解铋与悬浮颗粒物显著正相关,表明其易从固相释放至水体,并确定由颗粒态转化为溶解态的最佳温度(22~27℃)、盐度(28~31)和pH(7.9~8.1).  相似文献   
994.
由于水电站水库的修建,会引起地下水水位和流场的变化,进而引发其他环境次生灾害,应给予高度重视。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某水电站项目建设区的地下水水位和流场变化情况,通过对模型的校正与识别,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结果,预测和评价结论可以做为判断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依据,为项目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三维花状结构α-FeOOH协同H2O2可见光催化降解双氯芬酸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油浴回流法,在常压回流反应条件下批量制备出三维花状结构的α-Fe OOH纳米材料,并利用XRD、FT-IR和SEM等仪器对其进行分析表征;以双氯芬酸钠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三维花状结构α-Fe OOH纳米材料,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催化H2O2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结果表明,三维花状结构α-Fe OOH由纳米棒自组装形成,纳米棒的长度约400~500 nm,直径约40~60 nm.以模拟可见光为光源,三维花状结构α-Fe OOH与H2O2构成光助异相类Fenton体系,对双氯芬酸钠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90 min内对初始浓度为30 mg·L-1的双氯芬酸钠降解去除率达到99%以上,催化降解反应以羟基自由基氧化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996.
997.
《安全》2006,27(6):49-49
"十一五"时期,是本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首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消防环境,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而特别制定.《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消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任务,是指导全市未来五年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水解酸化-好氧法处理油田废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闻岳  黄翔峰  裘湛  王峰  章非娟  周琪 《环境科学》2006,27(7):1362-1368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法对经物化预处理的油田废水进行试验研究.当进水COD为190~220 mg·L-1时,水解酸化段和好氧段停留时间均为10h的条件下,出水COD为65~75 mg·L-1,达到GB3550-83第一级Ⅰ类标准.运用GC/MS技术分析油田废水有机污染物在工艺流程中相对组分变化的规律,揭示了水解酸化-好氧法处理油田废水过程中的污染物迁移和降解规律.并运用PCR-DGGE技术,考察不同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群及其分布特征,初步确定水解酸化和好氧反应器内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999.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观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普及,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也在不断转变。但是,可以看到,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形式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教师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知道主动创新。因此本文将就小学美术的课堂创意教学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以创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最直接表现。不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卫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其改革的目标是政企分开,管干分离,而如何积极有效地发挥管理职能,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生态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卫作业队伍也在不断的成长和壮大。建立之初的传统环卫运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中新生态城环境卫生管理的需求,正在阻碍着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对传统环卫运营管理模式做出阶段性的总结,尤其是对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对创新生态城环卫运营模式,甚至对其他城市和区域的环卫模式创新,无疑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