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83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1175篇
基础理论   336篇
污染及防治   129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海洋原甲藻增殖最适起始密度及其同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Ehrenb)室内培养最适起始细胞密度为1.0×104个/ml;若低于0.75×104个/ml。则会出现4~5d的迟缓期;若高于2.75×104个/ml,增殖速率μ明显下降.文中还指出海洋原甲藻在相同起始细胞密度、不同温度下培养的生长结果:在22~28℃范围内,海洋原甲藻皆能出现较高的增殖速率和细胞数;而温度低于10℃或高于32℃,则停止增殖。本文还提出了海洋原甲藻藻液细胞密度(×104个/ml)与其用721分光光度计洲定的吸光值OD678nm3cm的线性关系: C(×104个/ml)=119.83 OD678nm3cm-0.15(γ=0.9980)  相似文献   
992.
蓝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向水体中释放具有生物毒性的微囊藻毒素(MC-LR),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富里酸(FA)是水体中广泛存在的水环境介质,其不同分子量组分对MC-LR光降解的影响机理尚未明确.通过紫外光照实验,探究不同分子量FA及相关条件因素对紫外光降解MC-LR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C-LR的降解率随着pH值的...  相似文献   
993.
为调查滏阳河水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河流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根据河流结构、水文条件、排污口分布并考虑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选取66个采样位点,采集河水及对应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用斜生栅藻和青海弧菌Q67作为模式生物,根据滏阳河水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邯郸近郊2号采样点采集水样的重金属含量配制系列重金属浓度的模拟河水进行重金属污染河水的生态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全部66个采样点中,29个采样点河水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地表水III类水体重金属含量标准,主要污染元素是Hg、Pb、Cr、Zn。几乎所有采样点河水Mn和Fe含量都大大高于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规定的标准限值。根据2号采样点河水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配成的模拟河水对青海弧菌Q67的EC_(50)值为6.65%,为毒性极强的污染物。模拟河水样品对斜生栅藻的抑制作用较小,在实验的最高浓度下(1 000倍河水重金属含量)暴露4 d尚未引起半数藻细胞死亡。随河水重金属浓度上升,斜生栅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则与此相反,反映河水重金属污染可引起藻细胞的氧化损伤。叶绿素a和b含量则随暴露浓度的提高逐渐降低。在重金属浓度达到2号采样点河水的10%时,斜生栅藻叶绿素a含量已有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海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予以重视。河水发光菌Q67的生长抑制率、斜生栅藻的叶绿素a和MDA含量可以作为评估河流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4.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2):171-185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爆发性生长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严重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水体景观与水产养殖,藻毒素的释放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防控技术是当前富营养化水体藻华防控的热点课题。该文考虑到传统方法中化学方法药剂残留问题明显,物理方法则人力或设备成本高,生物方法存在不稳定、见效慢等缺陷,且较少考虑到藻华发生不同时期的水体中不同藻密度条件下防控策略选择的差异性,针对性进行了常见富营养化水体藻华防控方法的总结与分析。尤其对可用于控制低密度藻快速生长的局部增强电场处理细胞灭活技术以及清除高密度藻的磁性纳米材料微藻捕获技术这2类备受关注的新技术,从技术应用原理、技术特点与应用效果等多角度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介绍了BP网络在手写体数字识别中的应用,并在神经网络中引入部分连接结构。实验证明,在神经网络中引入部分连接功能可以大大增强网络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来调节网络密度,以达到网络的最高性能。目前识别率为94.61%,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可成功地用于手写数字字符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在温度,搅动强度和C/N经3个生态因素发生梯度变化的情况下,本文在人工瘤胃装置内对瘤胃菌从95023-1进行了连续发酵试验,逐日测定瘤肋细菌数量和VFA产量的变化,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999.
1000.
卤代物对盐藻的毒性试验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洛夫  姜建国  赖凤英 《四川环境》2003,22(2):17-18,30
通过国际经合组织(OECD)藻类生长抑制试验的国际标准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设置毒物浓度进行试验,得到了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对盐藻(Dunaliella salina)的48h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C50值,三氯甲烷的为1.17μmol/L,四氯化碳的为1.22μmol/L,三溴甲烷为1.02μmol/L。得到其毒性大小为三溴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