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6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07篇
综合类   657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92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土壤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耕地土壤环境保护经济补偿理论依据、成本构成和各地实践的基础上,从补偿资金测算、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实施路径等方面,构建了基于绩效评估的耕地土壤环境保护经济补偿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82.
魏琦  王春波 《环境保护》2013,(16):73-75
信用型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环境经济政策,既能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又能发挥企业治污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现治污成本的最小化。本文介绍了信用型排污权交易原理,分析了智利排放补偿计划的运行机制,并对其交易效率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3.
建立内蒙古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建立是科学利用生态资源和保持良好生存环境的必然途径,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天然植被分布面积最广地区之一,天然植被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地区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由于原因,长期困绕我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衰退,水土流失的加剧、沙地活化;草场退化等级愈来愈高;湿地面积缩小,河道断流问题依然存在。近年随着矿业经济的兴起,又出现了矿山用水与农业生产争水、污染地下水等问题。因此,继矿产资源开发热潮之后,迅速做出制度安排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建立背景、重点、难点若干的探讨,旨在提出一些结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补偿措施建议和意见,为制定内蒙古生态恢复补偿管理办法提供参考、并为该领域制度的完善提出技术层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84.
<正>有市场就会有买卖,有买卖就必须要算账,不论开工厂开饭店,还是种庄稼跑交通,都要算账。用经济学的话讲,这叫通过对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分析,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也有账可算。一方面,不能不顾现实条件和经济成本,一味强调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环境保护不是光投入没产出的事,环境保护亦会促进经济发展。那么,如何算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这盘账呢?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  相似文献   
85.
胡德胜 《环境保护》2013,41(13):24-26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治理的客观形势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暂时好转,短期维持",而且局部改善和暂时好转涉及的地域范围也往往十分有限。广州每天耗1亿元巨资治水但仅有1条河流水质合格的情况就是最佳例证之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以水为核心的流域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根基、文明  相似文献   
86.
在述评黑龙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相关问题。鉴于技术补偿的重要性和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充分结合政府和市场手段,从技术创新导向作用的视角研究构建黑龙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体系,提出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为我国制订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
2015年4月2日上午,农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研讨会"。会议总结和回顾了近年来农工党围绕京津冀环境保护的议政建言工作成果,深入研讨目前京津冀地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商讨推进京津冀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对策建议。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农工党  相似文献   
88.
在假定一个上游政府已经与一个下游政府签订流域生态保护协议的基础上,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上游政府面向辖区内行为主体的生态补偿与监管决策问题。根据得益矩阵建立了流域生态保护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复制动态分析了3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给出了流域生态补偿与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针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的要求,文章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已开展的水环境补偿实践情况,表明实施水环境补偿对跨界水质改善具有较好作用;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在我国推广跨界水环境补偿面临的主要困境与问题,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下阶段我国推广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为缓解人地矛盾,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围海造地已成了许多沿海区域扩增建设用地的首选.但围海造地工程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海洋生态坏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造成了新的不平衡.本文在围海造地环境影响分析及其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环境法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围海造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最终达到使中国围海造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总体法律体系框架及具体的制度内容得以较为全面的完善与健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