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3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1554篇
安全科学   560篇
废物处理   192篇
环保管理   414篇
综合类   4279篇
基础理论   1040篇
污染及防治   766篇
评价与监测   859篇
社会与环境   269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水葱修复土壤镉污染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野外观察与研究发现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可以耐受土壤中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并对镉(Cd)有很高的生物富集量.实验室水培试验研究了两个主要因素,营养液pH与Cd含量,对水葱生物量以及Cd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可耐受高浓度Cd (30 mg/L)和大范围pH变化 (3.7~7.7).当营养液pH为4.7, Cd为25 mg/L时,水葱富集的Cd达到最大值:地上部分264.71 mg/kg,地下部分234.39 mg/kg,平均转运系数1.13.这显示了它用于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982.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苯胺、吡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PDMS/DVB固相微萃取探头,结合GC/FID测定水中的苯胺、吡啶.优化了萃取温度、萃取平衡时间、pH等条件.该方法对苯胺和吡啶的检测限分别为0.050、0.065 mg/L,相对标准偏差6.44%~8.67%,具有快速、准确和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3.
分别采用两种前处理方法分离富集加硫酸化污泥中的有机酸.方法一,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有机酸,在不洗脱的情况下直接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然后进行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二,利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型固相微萃取(ACF-SPME)的方法,顶空萃取分离后进行气质联用分析.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都未检测到酸化污泥中存在短链的有机酸,只检测到个别长链的和带苯环结构的有机酸.  相似文献   
984.
利用Ce-Fe/Al2O3为催化剂的非均相光Fenton体系降解阳离子红GTL模拟废水,考察了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初始pH值及不同工艺过程对降解效果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XPS手段研究铁在反应中的价态变化。结果表明,在11 W低压汞灯照射下,非均相光Fenton体系能够有效地降解结构稳定的阳离子红GTL,在pH 6,反应温度20℃,时间90 min,Ce-Fe/Al2O3 2 g/L,H2O2浓度340 mg/L,含50 mg/L阳离子红GTL模拟废水TOC去除率为92.40%;光Fenton反应中Fe(Ⅲ)转化为Fe(Ⅱ)。  相似文献   
985.
采用苯萃取,HP-624 30 m×0.53 mm×3.00 μm大口径毛细管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2,4-二硝基氯苯,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较宽的线性关系和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86.
介绍了无锡市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设计概况和所采用的改良型A^2/O脱氮除磷工艺,分析、探讨了污水处理厂的调试、培菌、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采用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由监测数据表明,该工艺运行可靠,出水水质稳定,实现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87.
用于青霉素废水处理的高效菌株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制药厂污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两株能以青霉素废水中有机物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k1和k2。通过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2株菌为芽孢菌,其中k2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2株菌的最适pH值分别为8和7,温度均为35℃,当废水含量50%时,菌株k1和k2对青霉素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79%和81%。单菌株与混合菌株对废水的降解特性试验表明,前48 h混菌对废水的去除率不及单菌株,而48 h后混合菌株去除率高于单菌株,60 h时达到最高为85%。  相似文献   
988.
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在填埋场稳定度表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1991-2004年封场单元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的分析,考察了填埋垃圾中腐殖质组成随填埋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垃圾腐殖质的总可提取率和胡敏酸(HA)与富里酸(FA)比值(HA/FA)分别随填埋龄呈线性下降和上升趋势.因此,填埋垃圾总可提取率和HA/FA可用来有效表征填埋场和填埋垃圾稳定度.  相似文献   
989.
针对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以生活污水为主转向以难生物处理的工业废水为主的现状,进行了A/O工艺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废水比例的增加,厌氧、好氧污泥活性都显著下降,厌氧污泥的耐受性较高;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两类污泥的活性逐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工业废水比例越高,活性恢复所需时间越长;两类污泥的协同代谢作用保证了出水效果.A/O工艺所能耐受的进水中制药废水、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分配比(体积比)为3∶3∶4.  相似文献   
990.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就地调蓄处理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高效混合絮凝斜板沉淀工艺进行现场中试的基础上,将化学强化处理工艺与调蓄池相结合,针对上海市某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调蓄/沉淀池的概念设计,提出主要设计参数,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对调蓄/沉淀池进行优化设计.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调蓄/沉淀池与单纯的调蓄池相比具有更好的溢流污染控制效果和效益/造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