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600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38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1102篇
基础理论   183篇
污染及防治   26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碳基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广泛应用于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该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剂。目前,研制具有低温活性的催化剂是国内外该领域的热点。文章综述了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成型物为载体的催化剂,以氨为还原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锅炉烟气氮氧化物(NOx)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特别提出了碳的另一同素异性体碳纳米管在低温选择催化还原NOx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采用聚合羟基复合阳离子合成交联黏土A1-Ce-PILC,经SO4^2-改性后,以浸渍法制备了铜基交联黏土催化剂Cu/A1-Ce-PILC,并将其应用于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350℃时NO转化率达到最大值56%,700℃时下降至22%.为探究催化剂高温失活的原因,采用XPS、TPR、TGA、Py-IR和DSC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H2预处理活化后活性组分Cu物种以Cu^+形式存在,而高温反应后Cu物种除以Cu^+和Cu^2+ 2种形式存在外,还出现了少量CuO物种;高温反应过程中A1-Ce-PILC上结构羟基和SO4^2-流失导致催化剂表面酸性减弱;此外,还存在表面积炭覆盖了部分活性中心并堵塞了催化剂孔道的现象.这三者的共同影响促进了C3H6深度氧化,抑制了NO还原,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53.
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还原与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隽  胡勇有  仲海涛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585-1592
采用投加烟束曲霉(Aspergillus fumisynnematus)菌丝球的方法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通过研究模拟含铬废水中Cr(Ⅵ)与总Cr浓度及pH值的变化规律来确定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包括还原与吸附,以还原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程度的吸附.适宜条件(30℃,150 r·min-1,pH=1.30,投加量10.0 g)下菌丝球能在48 h内将100 mL浓度为10~200 mg·L-1Cr(Ⅵ)溶液中的Cr(Ⅵ)全部去除,其中对总Cr的吸附率为30%~50%,对Cr(Ⅵ)的还原率则达到了99%以上,吸附平衡后解吸出来的Cr的形态95%以上为Cr(Ⅲ).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对菌丝球去除Cr(Ⅵ)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球只有在低pH值时才能达到对Cr(Ⅵ)较好的去除效果.溶液初始pH值及Cr(Ⅵ)初始浓度的降低、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的升高均能提高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率,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及菌丝球投加量的增加均可提高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率,温度则主要通过改变菌丝球的结构形态来影响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作用.菌丝球对Cr(Ⅵ)及Cr(Ⅲ)均存在吸附作用,吸附在菌丝球上的Cr(Ⅵ)在酸性环境下易被还原成Cr(Ⅲ).  相似文献   
54.
从理论出发,结合目前普遍采用的还原一固液分离法处理含铬废水工艺,对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和沉降污泥之间的形态转化相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提醒注意控制含铬污水中铬反弹及全过程处理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5.
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中NOx催化净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尾气排放的NOx(主要是NO)是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综述了近l0年来贫燃条件下NOx催化转化为N2的催化剂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包括HC-SCR、NO直接催化分解、NOx吸附-还原等。讨论了不同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因素。新的负载材料MFI、MCM-41、SAPO-34的应用增强了催化剂的性能。双功能催化剂由于两种活性位的协同作用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新的纳米结构概念催化剂NOx吸附还原中发现有广泛应用。介绍了上述催化脱除NOx的各种机理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6.
57.
低温烟气脱氮活性炭基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锦平  华坚  尹华强  刘中正 《四川环境》2006,25(2):99-104,110
活性炭基催化剂是低温烟气脱氮的优良催化剂。本文探讨了活性炭基催化荆的低温脱氮机理,分析了催化荆性能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各种催化荆的脱氮机理和性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8.
《电力环境保护》2006,22(5):36-36
Cormetech催化剂管理学院的成立,是为了推广世界级先进环保科技的应用,使中国用户能够更早、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催化剂市场的发展,更理智地选择技术领先,服务完善和业绩丰富的催化剂供应商。这将有助于最大化应用SCR选择性催化剂还原系统,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最终全面改善中国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59.
SCR反应塔入口段烟气速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使用商业计算软件CFX5.7.1,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了SCR脱硝反应塔入口段烟气速度场,并分析比较了导流板对烟气速度场的影响及均匀SCR反应塔进口处烟气速度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燃煤锅炉最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NH3/NOx混合效果是该技术工程设计时遇到的难点之一。QI^2-SCR技术在“主动利用不均”理念的指导下,开发了关于喷氨格栅的专利技术,充分发挥了有限体积催化剂的性能,在较小氨逃逸率的前提下,实现了较高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