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15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49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31.
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标记分析湖内鲤、鲫群体遗传多样性,从40个随机引物中各筛选出8个引物适合鲤、鲫群体RAPD扩增。在鲤群体中,共检测出6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2条,多态位点比率为70.00%;而在鲫群体中,共检测出6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0条,多态位点比率为65.57%。用POPGENE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显示:湖内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e=0.230 1,H0=0.391 0)和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e=0.218 6,H0=0.375 8)都较高,都有较大的遗传变异。而在鲤、鲫群体内,雌性群体与雄性群体相比较,其各自的遗传多样性很接近。  相似文献   
532.
综合 视界     
《环境教育》2013,(9):12-13
  相似文献   
533.
随着江西各地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步伐的加快,作为赣北的一颗明珠——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本文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从法制层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构想。  相似文献   
534.
随着江西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流域正承受着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然而,工业化是江西省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计,鄱阳湖流域必将面临沉重的环境压力.本文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实现鄱阳湖流域环境良治的政策选择与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535.
渍害田地下排水技术与江汉平原农业综合开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开发区域之一。本文由分析江汉平原的资源优势及其主要后备资源渍害中低产田入手,以科学试验资料为依据,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地下排水技术是改造渍害中低产田的治本措施,进而说明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江汉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和关键。  相似文献   
536.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严重,同时由于本身具有的交叉污染等特性,造成了整个平原河网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问题。文章在南通平原河网地区选择圩区作为典型区,以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野外原位试验,研究平原河网典型圩区各形态污染物随降雨径流的迁移特征,建立了稻季农田营养盐的迁移通量与径流通量、施肥量及降雨距施肥时间间隔三者之间的定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537.
古洪水研究途径及其在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史料记载特点,提出了古洪水鉴别原则,并就历史洪水序列的检验、洪水发生频率的划分、洪水演变趋势的定量刻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8.
沿海平原低地洪涝潮灾害管理是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众多因子的复杂问题。作者以系统观点建立了灾害管理系统。采用ISM模型,理顺系统内部的结构关系。文中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其灾害管理现状,并定量确定了未来水利投资的地区优先级  相似文献   
539.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鄱阳湖水样的荧光光谱进行研究,探讨了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荧光组分与氮磷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CDOM由2类3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荧光组分C1(245/391nm)和C2(255,340/453nm),及类酪氨酸组分C3(275/304nm).在CDOM组成中,微生物作用类腐殖质C1占40.8%,陆源类腐殖质C2占30.8%,类酪氨酸物质占28.4%.类腐殖质和类酪氨酸在两个极端水文条件下表现出截然不同规律,即类腐殖质在枯水期荧光强度和贡献都为最低,在丰水期贡献率最大,而类酪氨酸在丰水期,荧光强度和贡献为最低,在枯水期贡献率最大.CDOM各荧光组分强度分布因水文条件不同具有差异性.各荧光组分在同一水文条件下,荧光强度变化趋势相似.荧光光谱参数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中CDOM呈现外源和内源的特征,其中枯水期以外源输入为主.各荧光组分都与水体中总氮(TN)和溶解性总氮(DTN)呈现显著正相关,类酪氨酸组分与总磷(TP)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40.
汾渭平原空气质量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汾渭平原是继京津冀和长三角之后环境污染治理的第三大重点区域,为发挥协同作用改善区域大气质量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基于2014—2019年汾渭平原11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气象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别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揭示了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指数以及主要污染物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1个城市中有7个城市的年均AQI指数100以上,重度以上天数占6%,重污染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关中中东部.从时间尺度看,AQI的年际波动明显且在2017年之后略有改善,冬春季特别是1月污染最为严重且呈现出明显的周末效应.首要污染物的季节差异较大,冬季以PM2.5和PM10为主,而夏季则主要以O3为主,春秋季则分别以PM10和PM2.5为主.从气象影响因子看,年尺度上气压、降水、平均气温以及混合层高度除与O3为正相关外与其它污染物均为显著的负相关,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而降水无论年尺度还是季节尺度上均对空气质量有利,特别是中雨量级以上的降水过程对颗粒物和O3污染的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