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12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632篇
基础理论   421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由于其非特异性的氧化能力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在制浆造纸、纺织、食品、化妆品、环保、纳米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非水学的研究可以赋予漆更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 2000年以来漆在有机体系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所涉及的漆包括真菌漆和植物漆,涉及的有机体系包括低水溶剂体系、有机共溶剂体系(水-有机溶剂单相体...  相似文献   
192.
以玉米芯为原料酶法制备木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玉米芯中的木聚糖彻底降解为木糖,采用高压灭菌和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芯粉,加入不同液(4 IU/mg,以木聚糖为标准)后将预处理样在40 ℃下解24 h.TLC检测结果表明,解产物主要为木糖,其中青霉( Penicillium decumbens ) 6号对1.01×106 Pa下汽爆(干粉)样解后的木糖得率达33%;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 2107对120 ℃下高压灭菌样解后的木糖得率为19.5%;黑曲霉30197液对1.01×106 Pa下汽爆(干粉)样解后的木糖得率为26.7%.研究表明,采用黑曲霉液对预处理后玉米芯进行解来制备木糖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3.
194.
刈割对牧草地下部根区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不同刈割强度对牧草地下部根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牧草刈割对根区土壤养分、土壤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一定影响。不同刈割强度对牧草根区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明显影响。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因刈割强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土壤蔗糖、脲活性因刈割处理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过氧化氢活性则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刈割对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影响较大,表现为轻刈割>不刈割>重刈割。  相似文献   
195.
曾清苹  何丙辉  毛巧芝  吴耀鹏  黄祺  李源 《环境科学》2015,36(12):4667-4675
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变化敏感.本文运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研究缙云山马尾松林和柑橘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6个海拔土壤中共检测到48种PLFA,其中i16:0、10Me17:0、10Me18:0 TBSA在6个海拔中含量均最高,且柑橘林土壤PLFA种类和含量明显高于马尾松林.随着海拔升高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加,柑橘林则逐渐降低,各海拔间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阴性菌(G~-)及革兰氏阳性菌(G~+)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低海拔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均显著高于高海拔,而柑橘林R在低海拔最高,H'、J则在高海拔最高.不同海拔土壤细菌、放线菌、G~-及G~+与土壤和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细菌、放线菌、G~-及G~+与脲(Ure)、转化(Ive)、过氧化氢(CAT)、林分类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真菌与Ure、Ive、CAT呈显著正相关;而细菌、真菌、放线菌、G~-及G~+与海拔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Ure、Ive、CAT、林分及海拔是影响土壤微生物PLFA变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6.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环境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利用生物技术对这类有机物进行降解是行之有效的新途径。针对几种单环硝基芳香化合物好氧降解的微生物、降解途径以及降解过程中的主要、降解性质粒、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7.
为探讨微塑料对双齿围沙蚕生理代谢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聚丙烯(PP)、聚酰胺(PA)和聚氯乙烯(PVC)3种微塑料在不同浓度(0.1%、1%和5%)和暴露时间下对双齿围沙蚕体内过氧化氢(CAT)、乙酰胆碱酯(AchE)活性以及代谢指标排氨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微塑料浓度的升高,双齿围沙蚕体内CAT活性显著提升,5%浓度下双齿围沙蚕体内CAT活性最高;PVC对双齿围沙蚕体内AchE活性表现为低浓度(0.1%)抑制、高浓度(5%)促进的作用;PP和PA在不同浓度下对双齿围沙蚕体内AchE活性均表现为促进作用;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升高,双齿围沙蚕的排氨率和呼吸速率显著升高(P<0.05).综上,微塑料在高浓度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对双齿围沙蚕产生氧化胁迫作用,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排氨率和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98.
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转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环境中筛选水解活高且学、转酯特性优良的产脂肪菌株,对脂肪工业化发酵生产及生物柴油制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罗丹明B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法,从70份含油脂丰富的样品中筛选产脂肪活较高的菌株进行16S rRNA鉴定,研究其学性质;用大孔树脂固定,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橄榄油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转酯特性.结果筛选到一株高产脂肪的菌株WZ10-3,通过p-NPP法测得其初始活为78.68 U/mL,经16S rRNA鉴定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与B.stabilis同源性达到99%.该菌在发酵48 h时达到产高峰,所产脂肪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7.0,70℃下的半衰期可达1 h,pH为7-9时稳定性良好.以大孔树脂NKA-9和HPD600为载体制备的2种固定化脂肪,催化橄榄油生产生物柴油的转酯率均可达到97%.综合表明,菌株WZ10-3脂肪的初始水解活高于大多数野生脂肪,热稳定性好且转酯特性优良,有很好的后续研究价值.图7表3参25  相似文献   
199.
田头菇是重要的经济食用菌类型,目前我国报道种仅有10个.为驯化栽培和开发利用新的田头菇属食用菌种质资源,以采集自北京延庆的我国新记录种菌核田头菇(Agrocybe tuberosa)GSM-12菌株为材料,研究了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C/N比、最适温度、最适pH值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菌丝体液体发酵产漆、蛋白、植酸和核糖核酸的特性.结果显示,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黄豆粉,最适C/N比为20/1-30/1,最适温度为24℃,最适pH为7.0.产特性研究显示,GSM-12菌株具有漆、植酸和核糖核酸活性,菌丝体中活较高,分别为(77.28±10.44)U/mg、(61.01±2.71)U/mg和(21.13±0.60)U/mg.本研究表明菌株GSM-12可以利用常规营养元素实现营养生长,同时菌丝体液体发酵具有良好的产特性.  相似文献   
200.
研究自行筛选的一株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A5p1(保藏号CGMCC.4292)对糖蜜酒精废水(MSW)的脱色机理.在外加蔗糖情况下菌株A5p1对MSW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率由14%增高至58%;脱色进程与细胞生长基本同步.从培养液中检测出3种木质素过氧化物——漆(Lac)及两种胞外过氧化物即锰过氧化物(MnP)和不依赖锰的过氧化物(MiP)的活,但是水平不高,认为此3种不是主要的脱色机制.发现由各种代谢过程产生的总H2O2生成速率与脱色率基本同步,同时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还原糖总消耗也在初期阶段较快.外加蔗糖后总H2O2生成速率增加10倍,达到0.0027 mmol·min-1·mL-1.认为体系中脱色机制可能与产H2O2的相关.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凝胶色谱分析表明脱色过程中有大分子物质降解.综上所述初步认为,黄曲霉A5p1脱色糖蜜酒精废水是一个受产H2O2影响、复杂的生物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