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新型金属(Bi)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共修饰SnO2三元光催化剂,并采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和四环素(TCH)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三元材料对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四环素去除率为94. 1%(60 min),对亚甲基蓝去除率为75. 5%(120 min),降解效果显著好于纯SnO2与二元催化剂Bi-SnO2。光致发光光谱(PL)、瞬态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电子转移及分离效率的提升显著提高了自由基的产生及光催化效率。阐述了金属、还原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锡中间的协同效应,并基于自由基掩蔽试验和电子自旋共振谱(ESR)提出了光催化机制。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提出了以聚三氟氯乙烯(PTCE)为卤化剂,悬浮体制样/电热蒸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ETV-ICP-AES)直接测定水系沉积物(固体粉末)中微量的新方法。加入5%PTFCE,利用卤化反应,改善Bi的蒸发。方法的检出限为24ng.ml^-1,相对标准偏差3.2%,该法用于直接测定固体粉末水系沉积积物中的Bi,结果与参考值吻合,回收率99.7-106.8%。  相似文献   
73.
硒和铋的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磷铋钼蓝光度法测定废水中元素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敏  张忠军  闫斌  商连  谢娟 《环境工程》2002,20(1):57-59
用甲苯萃取废水中的剧毒物元素磷 ,再用溴水将其氧化 ,在稀硫酸 (或硝酸 )介质中 ,磷 钼三元络合物可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磷钼蓝 ,在 70 0nm处进行光度测定。此法比一般钼蓝法灵敏度高 ,干扰元素少 ,常温下即可迅速充分显色 ,对工业废水中元素磷的测定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5.
土壤水稻系统中210Pb和210Bi的行为及载体P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10)Pb示踪方法,研究了~(210)Pb和~(210)Bi在土壤和水稻中存在的形态.土壤中~(210)Pb主要以可给态存在,占总量的79%—91%.~(210)Bi主要以结合态存在,占总量的80%—98%,随时间增长,可给态~(210)Pb逐渐向结合态转变;结合态~(210)Bi向着可给态方向变化.进入水稻的~(210)Pb和~(210)Bi大部分是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210)Pb的结合态<1%;~(210)Bi占40%.~(210)Pb和~(210)Bi性质上的差异表现了土壤对二者吸附力强弱的不同.还讨论了载体Pb对~(210)Pb和~(210)Bi吸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以五水硝酸和无水钼酸钠为反应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钼酸(Bi_2MoO_6)。以制得的钼酸作为光催化剂,次甲基蓝为模拟染料,LED灯为光源,考察钼酸用量、次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次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次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钼酸用量为50 mg/L、温度为室温(27℃)时,降解率可达98.27%。  相似文献   
77.
臭氧/钛酸铋系化合物催化氧化降解橙黄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溶液分解法制备了钛酸系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催化臭氧化降解橙IV(C18H14KN3O35)溶液的性能.结果表明,在Bi/Ti摩尔比12:1、热处理温度55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最优,其COD去除率达40.3%,比单独臭氧作用(20.3%)提高了1倍,并明显优于TiO2和Bi2O3的催化效果(分别为28.9%和21.4%).同时,考察了催化剂投量、橙IV初始浓度、臭氧投量、pH值、重复使用等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初步推断,此催化臭氧化反应为非羟基自由基的含氧自由基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8.
报道了微波固相合成杂多酸盐催化剂 BiPW12O40的新方法,并通过红外、差热-热重、BET比表面、扫描电镜、X粉末衍射、荧光发射光谱等一系列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照射下,以有机污染物甲醇的气相光催化消除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合成的 BiPW12O40催化剂粒径为 15~30 nm.在紫外光照射下,0.15 g 催化剂可将初始浓度为1.40 g·m-3、流速为3mL·min-1的甲醇气体完全消除.其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 H3PW12O40,对光催化降解有机气相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微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砷钼三元杂多酸的形成条件及其还原产物的光度性质。结果表明:显色体系最大吸收位于825 nm处,ε′为1.54×104L/(mol·cm)。在室温下至少稳定8 h。砷量在0~40 μg/10 mL遵守比尔定律,r为0.9995。用丘氏定砷器使砷呈AsH3逸出分离   相似文献   
80.
王染  黄毅  刘喜梅  余博 《环境化学》2020,39(3):755-761
以五水硝酸和钨酸钠为原料水热法合成规整的三维花状直径约2.5—3.5μm的Bi_2WO_6微球,通过简单原位光还原过程合成了一系列Ag/Bi_2WO_6复合材料.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明Ag/Bi_2WO_6相比于纯Bi_2WO_6微球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吸收边显著红移.在可见光照射下,对所制备的样品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g/Bi_2WO_6光催化活性随着光还原时间增加,先增加然后降低,光还原时间为20 min合成的Ag/Bi_2WO_6光催化活性最佳,40 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已达到99.2%,反应速率常数为纯Bi_2WO_6的3.60倍.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归因于银的引入导致光吸收范围的增加和光生载流子有效分离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