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概括了纳米铁酸盐(以ZnFe2O4和BiFeO3为代表)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催化反应中铁酸盐的特性及工艺条件(初始反应p H、初始污染物浓度、H2O2的加入等)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率的影响;介绍了光助-类Fenton氧化反应的机理;对纳米铁酸盐在废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
Ag - BiVO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2O3和V2O5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BiVO4;并采用浸渍法对BiVO4进行Ag掺杂,制备具有较好可见光催化活性的Ag - BiVO4.采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比表面分析仪对所制得的AgBiVO4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g掺杂不会引起BiVO4的晶型变化,可提高其对可见光的吸光性能;在...  相似文献   
83.
AgBiO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AgBiO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致毒效应.结果表明,培养液中Ag 的胁迫使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受到明显抑制;由于铜绿微囊藻自身的防御机制,在受到胁迫时其细胞密度随着Ag 浓度的升高呈不对称"V"形变化;在一定铜绿微囊藻密度范围内,Ag 96h半数有效浓度(96h-EC50(y))和投加AgBiO3时初始藻细胞密度(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y=0.049 7x-0.051 1;在投加Ag 24h后,培养液上清液中Ag 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因此,可以利用AgBiO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致毒效应,将投加银系杀藻剂作为铜绿微囊藻水华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4.
李娈  周资凯  张超 《四川环境》2022,(5):281-287
为改进环境标准HJ 680-2013检测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混合酸水浴消解法前处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痕量汞、砷、硒、和锑元素。以GBW07430、GBW07446、GBW07452探讨15种混合酸消解体系对不同类型样品痕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筛选得到采用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过氧化氢(体积比为4∶2∶0.5∶0.5∶0.5)体系为消解液的痕量检测最佳实验条件。水浴法消解前处理,消解时间为1.0h,处理时间为2.5h。5种元素的质量浓度范围在0.10~10.0 mg/kg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范围0.002~0.025 mg/kg,定量限范围0.008~0.100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45%~5.19%,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9.2%~119%。经国家一级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该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环境中农业与建筑用土壤及管道淤泥沉积物实际样品的前处理,结果准确可靠,适用多元素一次处理,解决高通量样品的测定需求,满足环境检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