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71.
制备了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磁性沸石)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沸石(有机改性磁性沸石),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有机改性磁性沸石进行了表征,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并对相关的吸附机制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的刚果红具备良好的吸附能力,且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刚果红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磁性沸石。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数据可以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加以描述。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的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46 mg/g(pH 7和30℃)。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属于自发和放热的过程。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吸附水中刚果红的作用机制包括静电吸引、有机相分配、氢键和表面配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含四氧化三铁,吸附刚果红后的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快速地从水中分离出来。上述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适合作为一种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刚果红。  相似文献   
372.
投加阳离子聚合物加速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行2个UASB反应器,研究常温低浓度进水条件下,投加阳离子季胺盐絮凝剂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一个反应器中投加阳离子季胺盐絮凝剂(称A反应器),另一个反应器作为对照不投加絮凝剂(称B反应器)。经过196 d的运行,2个反应器中均形成了活性较高、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A反应器中的污泥颗粒更多、粒径更大,粒径>0.5 mm的污泥颗粒的百分比比B反应器的多16%~19.3%。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阳离子聚合物加速了颗粒污泥的形成,提高了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和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373.
粉末凹凸棒石对水溶性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许坤  姜兆春 《环境化学》1998,17(3):276-279
本文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吸附脱色规律。结果表明,粉末凹凸棒石对水溶性阳离子染料具有优良的脱色效果。例如,染料初始浓度100mg·l^-1(色度相当于2200 ̄4000倍),粘土投加量0.5%,七种被研究的阳离子染料废水平均脱色率近99%,吸附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374.
雪中阴阳离子化学记录可以提供关于大气环流、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喜马拉雅山因其独特的位置和丰富的冰川资源成为研究雪化学的重要地区。本论文基于两个年度(2018年2~3月和2018年12月~2019年1月)在喜马拉雅东段错那地区采集的新雪样品,对雪中主要离子的组成和浓度特征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分析法、海盐示踪法和气团后向轨迹法对其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错那地区两年度雪中主要阳离子均为Ca2+,主要阴离子均为SO2-4。受2019年强降雪清除作用的影响,2019年度各离子的浓度明显低于2018年度。错那地区雪中Ca2+的含量明显高于喜马拉雅山其他研究区域,可能是由于其海拔较低,受近源陆地粉尘影响较大。离子来源分析结果表明,错那地区雪中离子以局地陆源物质输入为主,部分来源于海洋源(Cl-、Na+)、盐湖矿物风化(Cl-、Na+、K+和SO2-4)以及人为源(NH+4、NO-3、SO2-4)。本文可为错那地区生态建设管理及喜马拉雅地区的雪化学和大气环流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