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孙志勇  王智懿  张娇 《化工环保》2016,36(2):179-18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钠基膨润土进行复配,制备出复合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模拟苯酚废水的处理。采用XRD和FTIR技术对复配前后的钠基膨润土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附着在钠基膨润土的表面,对钠基膨润土的表面具有改性作用,使其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钠基膨润土的复配比例为200 mg/g、反应时间为40 min、复合吸附剂投加量为6 g/L、废水p H为11的最佳条件下,于25℃处理苯酚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模拟苯酚废水,苯酚去除率达89.5%。  相似文献   
82.
基于微生物对材料的腐蚀特点,在材料性能表征的基础上,采用微生物学、TG-DTA、CEC和TEM研究了从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土壤中分离的细菌菌群对膨润土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5倍高浓度培养基可以维持菌群一定周期内的持续活性;细菌菌群影响膨润土原结构中吸附水、层间水及结构水的含量,且于849.94℃时出现明显的吸热谷,表明菌群加速了膨润土热稳定性的下降;随腐蚀周期延长,无菌组和有菌组均与原样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细菌促进了膨润土化学键类型及键能发生变化,使其阳离子交换量下降;细菌菌群加速膨润土发生团聚且晶面间距减小率比无菌组大约25.912%,最终导致晶格缺陷。  相似文献   
83.
地表水环境是抗生素污染物的重要汇。磺胺类抗生素是地表水环境中重要的抗生素类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磺胺类抗生素在水-土界面的迁移、扩散研究对维护水环境及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采用OECD Guideline批量平衡法,通过对磺胺嘧啶(SD)在河流沉积物中吸附过程、吸附机理及不同阳离子影响的研究,探讨了SD在水-土界面的环境行为。结果表明,SD在各断面沉积物中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最适于用Elovich方程描述。SD在各断面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最适宜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SD在沉积物中的吸附量与沉积物的有机质质量比及阳离子交换量显著相关(p0.05)。不同价态阳离子的竞争吸附能力为价态越高,竞争能力越强,从小到大为M+(Na+、K+)、M~(2+)(Ca~(2+)、Mg~(2+))。  相似文献   
84.
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含油污水的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共聚法,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制得了一种疏水改性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探讨了疏水功能单体的引入对絮凝剂分子聚集形态和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单元的存在,在分子聚集体中形成了疏水微区,增强了聚合物的絮凝性能,提高了其净化含油污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85.
厌氧条件下,研究了阳离子络合剂柠檬酸钠(SC)对剩余污泥酶水解和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剂SC提高了污泥酶水解和酸化的效率,溶解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溶出量增加,SC的最佳投加剂量为0.432 g·g-1(以TS计,下同).络合剂SC可以提高污泥中短链脂肪酸(SCFAs)的积累量,同时减少达到最大SCFAs积累的时间,缩短厌氧消化时间.空白对照组和蛋白酶组的总SCFAs积累量分别在反应第7 d和第6 d达到最大值,而SC+蛋白酶组(SC 0.432 g·g-1)在反应第2 d就达到了最大值.从酶活性的变化和SEM图可知,SC的投加破坏了EPS的网络结构,原来被束缚、隐藏于污泥基体中的水解酶得到释放,从而提高了污泥水解速率.  相似文献   
86.
马楠  刘华波  谢鑫源 《环境科学》2015,36(2):576-583
类Fenton反应关键是催化剂的活性,利用浸渍法负载铁、钴双金属对天然矿物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催化活性,并运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对负载前后的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负载后材料中生成Fe2O3和Co Fe2O4两种新物质.将合成的催化剂用于催化H2O2氧化阳离子红3R染料废水,在催化剂投加量3 g·L-1,H2O2投加量0.3 m L·L-1,反应时间1 h条件下,100 mg·L-1阳离子红3R废水脱色率可达99.8%,TOC去除率可达58.4%,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主要为表面负载的Fe2O3和Co Fe2O4,电子自旋共振(ESR)分析表明催化氧化过程中产生羟基自由基,阳离子红3R发色基团在1 min已被完全破坏,光谱分析表明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物质生成.催化氧化效果受染料废水初始p H值影响小,适应p H范围广,解决了传统Fenton反应p H条件苛刻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具有工程应用潜力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7.
通过静态摇床试验研究了天然斜发沸石对氨氮的吸附特性,以及沸石投加量和外加金属阳离子对其快速吸附氨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对氨氮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其最大吸附量为12.903mgg;沸石粒径减小,有利于沸石对氨氮的交换吸附,不同粒径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过程;斜发沸石中与氨氮进行离子交换的阳离子主要为Na+,其次为Ca2+,随着吸附氨氮浓度的升高或吸附时间的延长,Na+与NH4+吸附去除量的比值呈下降趋势,而Ca2+的比值呈上升趋势。沸石投加量与氨氮去除率和沸石释放至水中的总金属阳离子浓度成正比,随着投加量增加Na+与NH4+吸附去除量的比值由1.222增至1.383;溶液中分别加入40mgL的K+,Na+,Ca2+,Mg2+4种离子,对沸石吸附氨氮产生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K+Ca2+Na+Mg2+。  相似文献   
88.
光催化法降解有机废水的显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进 《四川环境》2004,23(3):26-27,44
本文采用紫外光照射并加入催化剂的方法,对有机废水一阳离子艳红染料(5GN)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的研究。从实际应用出发,实验得出了影响阳离子艳红染料降解的各因素的最佳取值及影响显著性次序。  相似文献   
89.
离子色谱法测定降水中的阳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岳峰 《干旱环境监测》2002,16(1):14-15,49
应用Waters新型阳离子分离柱快速,准确地一次性同时测定降水中阳离子(Na^ ,NH4^ ,K^ ,Mg^2 ,Ca^2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线性相关系数和加标回收率。  相似文献   
90.
阳离子艳红染料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进  储伟  王斌  陈勇 《四川环境》2002,21(4):31-33,37
本文研究了以沉淀法制备的TiO2为催化剂,紫外杀菌灯为光源,对阳离子艳红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本系统对阳离子艳红染料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浓度为10mg/L的阳离子艳红染料经过30min的处理,其降解率>88%,此外,还探讨了溶液初始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距离和液层高度等因素对光降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