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7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which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urban surface structures, is a significant parameter in urba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impervious surfaces (IS) spatial patterns have on LST in Beijing, China. A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model (CART) was adopted to estimate IS as a continuous variable using Landsat images from two seasons combined with QuickBird. LST was retrieved from the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 imag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S and LS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ART was capable of consistently predicting LST with acceptable accurac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4 and the average error of 8.59%). Spatial patterns of IS exhibited changing gradients across the various urban-rural transects, with LST values showing a concentric shape that increased as you moved from the outskirts towards the downtown areas. Transect analys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s in both IS and LST patterns were similar at various resolution levels, which suggests a distinc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further showed that IS tende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ST, an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creased from 0.807 to 0.925 with increases in IS pixel size. The finding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urban planning efforts to lessen urban temperatures and thus dampen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相似文献   
82.
孔锋  孙劭 《灾害学》2021,(4):107-112
采用SSPs情景下BCC-CSM2-MR模式输出的2015-2100年的全球日值降水数据,基于采用超阈值取样方法和韦伯分布理论,计算了全球陆地极端降水的阈值和强度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不同SSPs情景下全球陆地的极端降水阈值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且差异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其中SSP1-2.6情景下的阈值与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73、0.71、0.70和0.69(n=16 941),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②不同SSPs情景下的全球陆地极端降水强度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仅在强度和面积上有所差异,呈现出区域和次区域特征。同一SSP情景下的全球陆地极端降水强度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随着重现期的增加而减小。③SSP5-8.5与SSP1-2.6情景下的全球陆地极端降水强度差异在热带和季风区主要以正差异为主,其分布面积和强度随着年遇型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3.
城市区域内建筑物表表温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气象要素实测资料,定量了分析城市区域内建筑物的表面温度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屋顶面的差异,得出屋顶表面温度时间变化呈现不对称性;昼间各壁面温度的数值和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小于屋顶表面温度;昼间屋顶面和各壁面的变温率具有不同特征,屋顶面多数时间处于增温过程,东向壁面的变温率为下降趋势,西向壁面为上升趋势。其结果可为探讨城市气候形成以及城市建筑的规划、  相似文献   
84.
85.
基于人体、系统热平衡方程,对穿着有冷却系统屏蔽服的人体模型进行传热数值研究。通过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建立人体热学过程的仿真分析模型,分析环境变量(环境温度、空气流速、服装热阻)和个人变量(新陈代谢率)对温度的影响机制,得到不同的控制变量对人体冷却系统内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和新陈代谢率的增大,冷却系统可以使内表面的温度在人体舒适区附近,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风扇风速的增大和服装热阻的减小可以降低内表面温度。可见综合考虑相变材料和微型风扇的协同配合,可有效通过汗液的蒸发降低高温条件下的人体温度。  相似文献   
86.
利用能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草地、城市绿地及地带性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番禺站、东莞站和鼎湖山站CO2净通量资料对CT-2010碳源汇反演模式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利用该模式初步分析了区域净碳通量的时空分布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特征.结果表明: CT-2010模式模拟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地带性植被、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与站点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拟合相关系数(r)高于0.60(P<0.01),小时、逐日、日变化的残差均值低于2.0μmol/(m2?s);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3种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分布特征,但各月的模拟值均高于观测值,其中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模拟最接近,残差年均值为0.964μmol/(m2?s),对草地和地带性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模拟效果相当,残差年均值分别为 2.056,2.100μmol/(m2?s);2004~2005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地层净碳通量为3.43μmol/(m2?s),其中冬季最强,为1.4μmol/(m2?s),春季次之,为1.35μmol/(m2?s),秋季和夏季最低,分别为0.51和0.18μmol/(m2?s);在冬、春两季,珠江三角洲区域为强的碳源区,而在夏、秋季,粤北和粤东大部分地区为较弱碳汇区;2004~2005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为-6.5×10-3PgC,其中农作物,草地/灌木,常绿针叶/阔叶混合林是吸收CO2的主要生态系统,其净通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的比率分别为42.01%,31.46%和26.53%.  相似文献   
87.
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缓冲能力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地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缓冲作用主要由土壤和植被完成。影响两者缓冲能力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土壤的有关性质,故应全面考察影响缓冲能力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土壤、植被和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88.
浅谈森林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芬  马青江 《青海环境》2000,10(3):134-13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径流、净化空气、减轻和防治污染等重要作用,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9.
论文提出了构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化信息系统的基本设想,并且在回顾国内外气象/气候信息空间化研究的现状基础上,评价了已有的气象/气候信息要素空间化技术的发展,探讨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气象/气候信息空间化的技术途径,概要地介绍了研究小组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望了这些成果的应用前景。我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和数据产品的开发是生态学、资源科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但建立一个适应于不同科学研究的精度、时空分辨率要求的陆地生态信息空间数据库需要较长期的努力和多学科领域的合作,也需要大量的作为科学研究基础数据平台建设的国家投资。  相似文献   
90.
<正> 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为了减轻地震灾害,日本政府从1965年起将地震预报研究正式作为国家事业列入计划,从此,气象厅、国土地理院、地质调查所、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以及与地震学研究有关的国立大学相继开展了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目前,日本地震预报研究重点是沿海沟发生的强烈地震。而对于内陆直下型地震作出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