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264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滇池流域属水资源贫乏地区,城市雨水综合利用不失为缓解缺水、减免内涝的一个好途径.城市雨水利用条件已经成熟,通过尽快制定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和一系列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必将推动滇池流域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的快速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412.
雨水调蓄池与苏州河市政泵站排江污染削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雨天苏州河延岸市政泵站的排江污染是造成苏州河水质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在兼顾防汛与截污的基础上,对延岸大泵站建设雨水调蓄池是削减苏州河排江污染负荷的重要工程,通过对成都路调蓄池试运行研究,估算每年可削减成都路泵站排江量50%以上,削减CODcr 11.53吨、SS 4.76吨。  相似文献   
413.
雨水水质监测与常规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城区屋面雨水径流及某住宅小区的雨水调节池水质做了分析测定,发现屋面初期径流污染很严重,最大值能够达到CODcr290.08 mg/L,NH3^+-N5.47μg/L,浊度220.5NTU。采用混凝-砂滤工艺对调节池雨水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硫酸铝作为混凝剂时,其最佳投加量为25 mg/L,此时CODcr的去除率为85.14%,浊度的去除率为88.79%,TP的去除率为63.18%。后续选用0.5 mm粒径石英砂过滤混凝沉淀后水,处理后出水水质均值分别为浊度7.5 NTU,TP 0.07 mg/L,NH3^+-N3.68 mg/L,CODcr27.04 mg/L,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414.
为有效控制无锡市道路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根据当地径流污染的特点,设计了能去除多种道路径流污染物的复合填料生物渗滤系统,进行污染雨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道路雨水中的悬浮性颗粒物(SS)、耗氧有机污染物(COD)和氮磷污染物均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所有类型的复合填料生物渗滤系统对于SS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以活性炭填料为主的渗滤系统(GAC)对于COD和磷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优,以沸石填料为主的渗滤系统(ZFM)对氮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优.木屑在系统中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对氮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在系统中混合分散放置木屑的装填方式相较于集中分层的装置方式能够减少木屑溶出物的释放,可使系统达到更高的COD和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415.
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如何因地制宜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西北黄土地区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以西北某城市新区为例,探讨了在西北干旱地区且存在大面积土地填挖方条件下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针对土壤地质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与指标,并借助Mike Urban数学模型评估了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以期为我国西北地区及填挖方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16.
以某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为例,研究了低影响开发系统的水量和水质控制效果。采用了同场次降雨对比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低影响开发道路A、B两监测点和传统道路C监测点进行对比监测。比较7场典型降雨下A、B、C监测点的数据表明:A、B监测点出流总量和出流污染负荷得到有效削减。平均径流出流总量削减率分别为64. 37%、54. 79%;平均径流出流污染物负荷(以SS计)削减率分别为90. 23%、70. 94%。因此,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雨水径流水量和水质控制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17.
为了快速处理初期雨水,作者采用改良的Stob?er法制备Fe_3O_4/SiO_2磁种(FS),通过聚合氯化铝(PAC)和磁种、聚丙烯酰胺(PAM)进行了磁絮凝分离实验,研究了磁絮凝-磁鼓分离处理初期雨水,对影响磁絮凝-磁鼓分离方法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AC、PAM加药量分别为25 mg/L、0.5 mg/L,Fe_3O_4/SiO_2粒径400目、磁种Fe_3O_4/SiO_2加药量200 mg/L,添加顺序宜为先加PAC和FS、慢速搅拌开始前再添加PAM。在此运行条件下,出水COD和浊度分别为148 mg/L和2.24 NTU,去除率分别为62%和98%。该技术启动快、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处理负荷高、分离快速,耐水力冲击、减少工艺占地面积,可推广应用于城市初期雨水应急治理工程的预处理阶段。  相似文献   
418.
通过烧杯混凝实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对模拟雨水及实际的天然降雨、屋面径流雨水和道路径流雨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优的药剂投加量;同时对实际雨水进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雨水中主要荧光物质为类蛋白质类.对于模拟雨水,PAC对TP去除效果较好,但对于COD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实际雨水,PAC对于各污染物去除效果均较好,天然降雨、屋面径流雨水和道路径流雨水的PAC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5 mg/L、10~20 mg/L和25~25 mg/L.这样不仅能节省药剂、降低工程费用,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的混凝沉淀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19.
城市雨水管道沉积物氮磷污染溶出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城市雨水管道沉积物氮磷溶出特性不清楚的问题,以南京江北新区3种不同功能区(文教区、交通区及商业区)分流制雨水管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管道沉积物中氮磷溶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不同pH、盐度等环境因素下氮磷溶出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氮磷浓度的来流对出流中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功能区管道沉积物中溶出ρ(NH3-N)、ρ(NO3-N)、ρ(TP)随淋溶时间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且达到峰值的先后顺序均表现为交通区>文教区>商业区.②各功能区管道沉积物中NH3-N和TP在pH影响下溶出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酸性条件>碱性条件>中性条件,而NO3-N溶出均在pH=7附近(中性条件)达到峰值(交通区溶出率最大,为35.21%).③各功能区管道沉积物中NH3-N和NO3-N的溶出均随盐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而TP的溶出却在盐度超过1%后呈不同程度的波动.④NO3-N溶出率最小且TP溶出率最大的交通区雨水管道出流受来流影响最明显,相关系数均超过0.97.研究显示,与文教区、商业区相比,pH、盐度等环境因素对交通区雨水管道沉积物氮磷溶出影响最大,在雨水管道径流氮磷输出负荷的定量评估过程中应被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20.
周国华  张蓓  王刚  李萌萌  陈亮 《环境工程》2021,39(4):30-35,127
雨水泵站外排水体的恶臭对收纳水体水质具有重大影响.以中新天津生态城青坨子雨水泵站为研究区,通过对其泵池水样、雨水管网水样和底泥以及区域地下水的采样监测,分析了导致其外排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及潜在污染源.结果 发现:雨水泵站泵池、雨水管网以及地下水中主要检出污染指标或污染物为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总碱度、化学需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