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冬季沈阳市典型源排放PM_(10)浓度分布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沈阳市7个典型的大气污染源2006年12月~2007年2月的PM10排放浓度资料,利用CALPUFF对PM10浓度月平均分布做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冬季月平均PM10浓度分布的范围与风场、地形有直接的关系。地势平坦、风速大时,污染物扩散范围大,污染物浓度小;地势不平、风速小时,污染物扩散范围小,污染物浓度大。1月份是沈阳市冬季月平均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月份,污染物分布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02.
利用二氧化氯在36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以及二氧化氯能够通过微孔性聚四氟乙烯膜的特性进行了静态膜分离的研究。通过研究温度和二氧化氯的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可以确定:温度越高越有利于二氧化氯的膜分离,但温度高于20℃时二氧化氯会发生分解,故最佳分离温度应为20℃。  相似文献   
303.
硝基苯在傍河地下水源地迁移转化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傍河地下水源地为主要模拟对象,进行了硝基苯迁移转化的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吸附与生物降解作用是影响硝基苯在含水屡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淤泥介质对硝基苯的除去能力较高,砂砾介质对硝基苯的除去能力相对较弱。实验过程中,从进水口至出水口的各取样点依次出现硝基苯浓度峰值,并且随着硝基苯迁移路径的延长其浓度峰值相应变小。硝基苯的浓度峰值在含水介质中的持续时间并不很长,但由于硝基苯解吸附作用的存在,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304.
用室内模拟放矿实验方法得出了无底柱分段朋落法合理结构参数,运用这一成果可使经济优化、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305.
手工静态顶空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操作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国家标准推荐使用的方法是手工静态顶空法,但在实际操作时,精密度和准确度不易得到保证,操作关键除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提到的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顶空瓶的密闭性外,取样注射器表面对样品有吸附,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将注射器进行脱活处理后,即能解决玻璃表面的吸附问题。  相似文献   
306.
半干旱草原地-气温室气体交换速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点介绍采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测定低交换速率的半干旱草原地 -气间温室气体交换速率的采样分析系统的配置及操作 .将静态采样箱置于采样点 ,用 50 cm3或 100 cm3的塑料注射器现场取样 ,转存于气袋中并送到实验室分析 .用改进了的进样系统并装有 FID和 ECD的气相色谱仪 ( GC)分析其中的 CH4、CO2 和 N2O浓度 ,计算出地 -气痕量温室气体的交换速率 .对内蒙古羊草草原、草甸草原 N2O、CO2 和 CH4交换速率日变化规律实测结果分析表明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  相似文献   
307.
堆肥系统的通风控制方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堆肥系统的不同通风控制方式比较结果表明,强制通风静态垛系统宜采用通风速率变化的时间-温度反馈正压通风控制方式(控制堆体中心最高温度为60℃),密闭式堆肥系统宜采用O2含量反馈的通风控制方式(保持堆料间O2 体积分数为15% ~20%). 在中国,堆肥系统采用时间控制和时间-温度反馈控制的通风方式比较经济和适宜.  相似文献   
308.
土壤呼吸、农田CO2排放及NEE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农田温室效应研究中存在着对土壤呼吸、农田CO2排放及NEE界定不明确、混淆概念的现象.利用箱法在一年两熟及一年一熟区对三者进行了原位测定,结果表明,一年两熟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拔节孕穗期土壤呼吸占农田CO2排放的20%左右.作物呼吸排放在此期是主要的CO2排放源,由于光合作用固定C2速率高于呼吸作用排放C2的速率,NEE平均值为-319.88 mg·m-2·h-1,农田表现为大气C2的汇;在一年一熟的农牧交错区.土壤呼吸、农田C2排放通量均明显低于一年两熟农田,NEE平均值为142 mg·m-2·h-1,表现为大气C2的源.本研究通过对土壤呼吸、农田C2排放及NEE的比较,指出通过技术方法的改进,NEE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9.
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铀(U)在黏土中的分配系数,并考察了固液比、pH值、U(Ⅵ)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分析了其吸附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探讨了相关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在120 min时基本达到平衡,在pH=6时吸附效果最好,铀在黏土中的分配系数达到4.9×104mL/g,且黏土对铀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Langmuir等温模型,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黏土对铀的吸附规律(R20.993)。铀的吸附分配系数随固液比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310.
以广东某硫铁矿为研究对象,静态评价了3个尾矿的产酸潜力,结合40周左右氧化淋滤风化实验,揭示出硫铁矿尾矿在风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静态结果显示其中两个尾矿具有强产酸潜力,一个为产酸不确定.动态氧化淋滤实验结果表明:(1)受CaCO3的缓冲作用控制,产酸潜力尾矿淋滤液pH值从初始7.2缓慢阶梯式下降到5.2,并呈现酸化趋势;(2)pH 6.5左右氧化还原电位Eh出现拐点,从负值转变为正值,体系氧化性增强;(3)可溶物在氧化淋滤初期表现出较强的释放能力,pH值降到6.5、Eh转向正值后急剧减弱并趋于平缓.风化产物硫酸钙及铁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与共沉淀作用可能是导致含金属离子固溶物溶解释放减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