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24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33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黎想  任彦瑛  丁琳洁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2):2808-2815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DCF)是一种常用的消炎止痛药,已在地下水、地表水和饮用水中被广泛检出,成为一种新型微量污染物,具有潜在危害,基于此,采用预磁化零价铁/过硫酸盐(Pre-Fe~0/PS)和零价铁/过硫酸盐(Fe~0/PS)2种体系对DCF进行降解。考察了过硫酸盐(PS)投加量、零价铁投加量、初始pH对2种体系降解DCF的影响,探究了2种体系中铁离子的产生情况和pH的变化,并利用ESR技术检测了体系中生成的自由基。结果表明,与Fe~0/PS体系相比,在不同PS量(0.125~1.0 mmol·L~(-1))、 Fe~0量(0.125~1.0 mmol·L~(-1))和初始pH3.0~10.0下,Pre-Fe~0/PS体系对DCF的降解速率常数提高了2.1~6.2倍;Pre-Fe~0/PS体系中会产生更多的铁离子,且在反应过程中pH下降更快;Pre-Fe~0/PS体系比Fe~0/PS体系产生更多的SO·4-和·OH,且能在较长的时间保持较高的浓度。Pre-Fe~0/PS体系降解DCF可以适用更宽的pH范围,是DCF废水处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2.
针对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瓦斯难以抽采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松软煤层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增透的研究。理论上,分析了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在孔壁上形成的初始冲击波压力,并结合断裂力学计算得出煤体中形成的粉碎区和裂隙区范围。同时,利用ANSYS/LS-DYNA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水和空气不耦合装药的松软煤体爆破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不耦合爆破后,松软煤体中形成的裂纹数量以及裂隙区范围明显较优,采集到的应力曲线,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后形成的压、拉应力峰值分别是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的3.71倍和2.58倍;水不耦合装药爆破改善了爆破效果,应用于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的预裂爆破增透中,能够有效提高煤层的透气性,抑制瓦斯动力灾害事故。  相似文献   
773.
引黄水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西省太原段的引黄水水质,探讨了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引黄水的适用性、处理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引黄水原水中的COD含量较高,而Br-未检出,提示可以采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总体来说,臭氧低投加量(0.52~0.98mg/L)时的助凝效果更为显著,在不同的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下的除浊效果都优于常规混凝处理;单独投加臭氧时,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水体紫外吸光度(UV254)逐渐降低,当臭氧投加量为2.52mg/L时,UV254去除率为44%;虽然常规混凝处理即可控制出水的浊度和UV254,但由于混凝剂投加量大,综合效益较低,而臭氧预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助凝作用,也能对水体UV254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从甲醛、BrO3-产生量控制的角度来看,太原段引黄水水质适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74.
根据2015年1月7日至14日在长江口南槽中段主槽内获得的流速和悬沙观测资料,运用机制分解法分析了从大潮到小潮连续变化过程中南槽中段的水沙输运机制,通过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悬沙浓度和流速的周期性对悬沙输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个大小潮周期过程中各潮周期的单宽净输水以向海为主,斯托克斯余流和欧拉余流的强度由大潮到小潮呈减小趋势;(2)各潮周期的单宽净输沙以向陆为主,与净输水方向相反,输沙强度从大潮至小潮呈现"小-大-小"的变化特征,该特征的产生与潮泵效应输沙的剧烈潮周期变化有关,平流输沙、潮泵效应输沙与垂向净环流输沙项是影响潮周期净输沙的主要成分;(3)小波分析表明,悬沙浓度和流速具有多个时间周期的变化,它们与水位的联合作用导致瞬时输沙率具有2个明显的时间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775.
膜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应器(MBR)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存在的硝化效果不稳定与膜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MBR系统:通过吸附-预沉淀实现进水中碳氮的分离和单独处理,不仅提高了污染物去除效果,且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预沉淀可以去除进水中约89.7%的有机物,系统出水COD、NH4+-N平均浓度为24 mg/L、0.78 mg/L,去除率分别为95.9%和98.1%。MBR中碳氮比的降低和硝化细菌比例的增加大大降低了MBR内MLSS、EPS和SMP含量,平均浓度分别为5 185 mg/L、41 mg/g MLSS和2.62 mg/g MLSS。在膜通量为4 L/(m2·h)条件下,TMP可稳定保持在20 kPa左右。通过吸附-预沉淀过程可有效控制MBR中的膜污染。  相似文献   
776.
介绍了某电厂空预器的设计特点,该空预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二次风压与炉膛压力周期性波动、进出口差压偏大的问题.对该空预器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表明:燃用煤种含硫量超标、吹灰蒸汽带水、冬天暖风器投用不及时以及蓄热元件布置紧密是造成空预器堵灰的关键问题.通过控制入炉煤含硫量、加强吹灰、提高综合冷端温度和蓄热元件改造等措施,保证了空预器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77.
11月7日15时20分,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醇车间甲醇精馏工序中间槽在停产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燃事故,造成现场作业的3名机修工人大面积烧伤,其中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为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省安监局最近对本起事故进行了通报。  相似文献   
778.
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电解生产的心脏,电解槽的安全焙烧启动直接影响电解槽的使用寿命,而电解槽的使用使命直接决定企业的产量、质量和大修成本。如何加强电解槽安全启动方案的研究与应用,延长电解槽的使用周期,成为各个电解厂家研究与应用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779.
为了降低给水中藻类浓度,以过氧化氢为预氧化剂,预氧化藻后加入的高岭土、PAC分别为助凝剂和絮凝剂,对混凝去除颤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O2具有显著预氧化抑制藻活性的功能,投加量为2.5 mg/L时可抑制其生长活性20 d以上.在实验水质条件下,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复配条件是:H2O2投加量为2.5 mg/L,预氧化...  相似文献   
780.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微污染水进行处理,在极板间距为1 cm,电解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通过投加NaCl溶液,使水中的NH4+及Cl-的摩尔比分别为1∶1、1∶2、1∶3,并与未投加NaCl溶液的电解出水进行比较,主要考察不同氯离子浓度对电化学法去除微污染水中的含氮化合物的效果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