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4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254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9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城市环境噪声管理的新探索——环境噪声的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前城市环境噪声源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方法作了研究和阐述,并针对其缺点提出了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方法——环境噪声的总量控制:由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和环境背景噪声计算出环境噪声的容量,并以此为尺度来控制噪声污染源的排放量。文中对此评价方法和管理方法作了必要的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2.
抚西河流域水环境容量测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目前抚西河流域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排入源现状 ,以该流域应达到的水质目标和恢复其应有的自然功能为依据 ,选用一维模型对抚西河流域纳污能力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133.
为提供古建筑火灾数值模拟及风险评估的基础理论,从自然老化角度入手,选取经过长久自然老化的建筑服役木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及热物性试验对比分析自然老化木材与参照木材的外观形态及热传导特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自然老化木材在燃烧过程中热释放的阶段特性,分析不同升温速率对老化木材热行为影响特征;基于...  相似文献   
134.
ABSTRACT: Forces driving the initiation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Alabama have ranged from top-down, agency-led initiatives to bottom-up, citizen-led initiatives. A number of watershed projects in Alabama were examined including three NPS projects funded by U.S. EPA grants and a more comprehensive locally-initi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authority. Watershed projec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four different models. Factors which produc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capacities for watershed manage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success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initiatives was examined qualitatively and appears to correlate with a number of social factors. 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 extent of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the availability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watershed, and the presence of a real or perceived water resource concern or problem. Both short term project success and the longer term prognosis for continued watershed management activities seems to depend most upon the amount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watershed. Two major changes i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grams and organizations could lead to increased focus on and support for local watershed management initiatives. These are reorganization of resource management agencies around watershed units, and assignment of at least one staff person in each watershed unit to watershe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5.
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以及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江苏省在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指出目前在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投入、不足、缺乏保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应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拓展融资渠道,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6.
性能化火灾安全评估屉当前火灾科学及其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方法利用火灾动力学、热化学、安全评估原理学等确定性工程方法,针对各类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实际状况,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进行定性的预测和评估。以某高层建筑的维修工程为例,评估了其维修期间的火灾安全水平。通过对其维修前(满足规范要求)和维修期间(不满足规范要求)两种情况下人员疏散过程的比较,并辅以烟气运动规律的预测,得出了该建筑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7.
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发生频率高,火灾危险性大,其防火安全性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采用大尺度实体火试验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金属幕墙保温系统和保温装饰板外保温系统作为试验对象,对防火隔离带和防火封堵位于墙体不同位置的4种工况,开展了一系列窗口火试验。通过采集试验表观现象、火焰蔓延特性、温度分布特性、系统损坏特征等耐火性能试验数据,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不同燃烧性能等级的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的耐火性能。结果表明,建筑幕墙上下贯通的空腔结构加剧了火蔓延的烟囱效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防火封堵可以阻断空腔中的热对流,防火隔离带可以阻隔材料之间的热传导,二者均可以有效抑制火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蔓延,大幅提高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在建筑外墙窗口上方、水平线1及水平线2下方20 mm处分别设置宽度为100 mm的防火封堵和宽度为300 mm的防火隔离带时,系统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综合考虑实际工程的应用性和经济性,可将其设为防火构造设计的基准参数。  相似文献   
138.
为研究城市地铁沿线老旧房屋普遍存在结构安全问题,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选取房屋年份、楼层、面积等11个属性构建预警指标体系,采用SMOTE过采样、独热编码等方法解决样本离散化、不均衡的问题;利用KNN、Bayes、Logistic、SVM 4种机器学习模型对房屋结构安全数据学习并测试,综合应用Accuracy、F1、AP、...  相似文献   
139.
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体系中的实验室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及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提出对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运行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制度,争取重大科研项目,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坚持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0.
环境风会改变排烟窗附近的烟气流向和速度,影响建筑内烟气流动,进而导致建筑自然排烟效率受到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排烟窗开启角度和环境风对上、下悬窗阻风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开窗角度下,悬窗进风量和进风区域随开窗角度和风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下悬窗相对进风量与开窗角度均成指数关系,但上悬窗阻风能力弱于下悬窗,上悬窗开窗角度大于45°后即失去阻风能力,而下悬窗开窗角度大于75°后才逐渐失去阻风能力,且开窗角度小于30°时,下悬窗至少能比上悬窗多减少50%空气进入室内。上悬窗开窗角度小于56°时,主要进风区域为近窗下侧水平区域;下悬窗开窗角度小于30°时,主要进风区域为窗体两侧及远窗下侧竖直区域,随着开窗角度增大,上、下悬窗主要进风区域均过渡到远窗下侧竖直区域。窗体用于日常通风时建议优选上悬窗。若要用于排烟,则应首选下悬窗,开窗角度15°即可满足阻风要求,若选用上悬窗,开窗角度不宜大于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