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基于对浙中某县土壤-作物系统的调查研究,系统总结了Cd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土壤中Cd含量呈现表层富集趋势;土壤Cd元素的赋存形态以离子交换态为主,占各形态总量比例高达39.68%,显示出该地区土壤中Cd的活性相对较强;Cd污染区在南部山区沿水系分布,在研究区北部零星分布。研究同时发现,污染主要是由于矿山开采、工业废物排放以及污水灌溉等人类活动引起,并且污染区已出现稻米样品Cd超标,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沉积环境的代表性和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原则,对陕西北部红碱淖湖泊表层沉积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采样和粒度分析。粒度分析结果显示,红碱淖湖泊表层底泥主要由三种沉积类型组成:湖心稳定的湖泊沉积、受入湖河流影响的河口及三角洲沉积、相对稳定的近岸沉积。粒度分布的多组分特征不仅指示了沉积物来源差异,还指示了其环境和沉积动力。平均粒径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指示湖泊底流的流向及动力特征。发现西部湖盆目前仍受入湖径流的影响,而东部湖盆则受入湖径流影响相对较弱。粒度揭示的湖泊底流特征,可以作为研究入湖污染物及其扩散规律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胶州湾沉积物氮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氮的分级浸取技术,研究了胶州湾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研究表明,胶州湾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可分为离子交换态、弱酸浸取态、强碱浸取态和强氧化剂浸取态.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占可转化态氮的比例各不相同.在细、中和粗粒级沉积物中,强氧化剂浸取态氮是可交换态氮的优势形态,分别占可转化氮的35.38%、44.38%和58.69%.在中、粗粒级沉积物中,强碱浸取态氮是无机氮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可转化态氮的26.31%和25.85%.在细粒级沉积物中,离子交换态氮是优势态的无机氮,占可转化态氮的27.67%.相关分析表明,对于胶州湾来说,沉积物的粒度越细,氮的含量就越高,各形态氮大致与细、中粒级沉积物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粗粒级沉积物含量呈负相关.研究还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与浮游植物数量、叶绿素a以及上覆水体中硝酸盐的含量大致都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这一方面说明了沉积物对上覆水体元素的含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沉积物中的氮对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有着较好的指示和十分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小区域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粮食安全相关指标的变化呈一定阶段性,长时间序列的数学规律并不突出,不利于规划工作的展开。论文基于昆山市的研究,提出谱系聚类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聚类结果有效性的量化判定标准并对聚类法运用准则做了深入的探讨。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昆山的粮食安全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变化确实呈明显阶段性;与利用全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的模型相比,运用谱系聚类的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都有明显优势;至2015年,昆山市粮食自给率将下降至6%,最小人均耕地面积降低至0.022 hm2。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对比及讨论,文章认为,谱系聚类法运用于小区域粮食安全预测,方法可操作性强,结论科学性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指出粮食生产成本核算的不完整性,粮食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得不到补偿。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进行分析,提出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除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外,还应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论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湖南省祁阳县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该区域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6.55%;早、中、晚稻的完全成本分别达到4.27、3.84和4.40元·kg-1,其中资源环境成本分别为1.38、 1.65和1.64元·kg-1,直接生产成本分别为2.89、 2.19和2.76元·kg-1,而实际市场价格分别仅有1.76、 1.90和1.84元·kg-1。研究结果对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农业政策、调整粮食生产布局、促进区域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苏南某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景观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昕  潘剑君  王文勇  李炳亚 《环境科学》2016,37(6):2313-2321
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并掌握其空间格局特征,对区域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南某镇8种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综合评价法、地统计分析法、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在污染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评价指数的均值取值范围为0.145~0.893,整体污染程度低,且南部地区污染程度低于北部;2 As、Pb、Hg和Zn面源污染特征明显,其中As和Pb空间分布特征相似,Hg和Zn空间分布特征相似;Cd、Cr、Cu、Ni点源污染特征显著,其中Cd和Cr空间分布特征相似,Cu和Ni空间分布特征相似;3土壤重金属景观的适宜粒度为30~40 m;4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低含量区域面积比例最大,较低含量区域边界最复杂,各污染程度区域分布相对集中且综合污染破碎化程度低.表明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源数量尚少且分布集中,但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整体处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7.
分析论述了YXKC型除尘器在最佳入口风速下的阻力计算方法及其影响,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设计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粮食烘干过程的噪声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噪声产生的根源及给作业人员健康带来的损害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商品粮基地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长江流域横跨我国中亚热带,光、热、水气候资源及其时空组合优势明显,土地自然生产力较高。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流域内山地比重大,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偏少,在现有耕地资源有限和粮食市场不稳等的多重压力下,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南粮北调”正逐渐被“北粮南调”所取代。在分析长江流域粮食生产现状和近二十年来商品粮基地建设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从流域经济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发挥长江流域粮食生  相似文献   
20.
粮食增产趋势及增产原因是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是指:气候是波动的,科技是持续进步的,它是粮食多年持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科技进步增产预测模型是多年平均单产移动的回归方程。全国和东北三省粮食增产潜力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单产加速时间最早的是辽宁省,最晚的是黑龙江省;与全国相比,吉林省和辽宁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最高。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进步增产理论科学、模型实用、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