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长江三角洲地区渔业水环境现状评价表明 ,影响本地区水域水质的主要项目有石油类、溶解氧和非离子氨 ,部分地区水域已不能满足渔业生产的要求。因此 ,本文提出了本地区渔业水环境的保护对策建议 ,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促进本地区渔业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以确保本地区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生物硅溶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彬  吕伟香  鲁超  刘素美 《环境科学》2014,35(3):908-914
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调查,分析沉积物中生物硅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影响生物硅溶解以及保存的因素.结果表明,生物硅含量的平面分布具有近岸高于远海的分布趋势,陆源输入、沉积速率以及水动力条件是影响生物硅在沉积物中埋藏的主要因素.生物硅溶解速率常数随空间以及深度无明显变化规律,间隙水中硅酸盐相对于生物硅溶解度的不饱和程度、有机外壳对生物硅的包裹以及间隙水中Al离子浓度等因素会影响生物硅的溶解进而会影响其在沉积物中的保存和间隙水中硅酸盐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3.
流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长江流域环境研究表明,山-河-湖-海互动是流域环境系统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流域对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最直接的体现。地貌过程变化,水、沙等物理通量变化,C、P、N等化学通量变化是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流域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因子。以山-河-湖-海互动为核心的流域环境系统模型,主要包括:山、河、湖、海各系统之间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输入、迁移和输出理论,系统演化平衡理论和系统自组织、自反馈理论。  相似文献   
54.
在初步分析长江1998年水情与防汛情况的基础上,对长江防洪体系中各项措施的情况作了研究,说明在98年抗洪斗争中已建控制性水利枢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如三峡工程已建成则防汛情势会有本质变化;长江主要堤防均保证了安全,出险多的是一些保护面积相对小的堤段;分蓄洪区安全建设严重滞后,从而难以决策实施计划分洪:“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应区别对待,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很严重,但不是影响98年洪水的主要因素。长江防洪  相似文献   
55.
大麦是世界四大谷类作物之一,以适应性强、抗塑性强、抗逆性好、用途广而在世界各大洲广为种植。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发展,大麦产量由60年代的9970.0万t增加到1994年的15872.8万T,长江 中游历来是我国大麦的主要种植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麦生产经况愈下,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其种植面积由1961年77.927万hm^2降为1995年的8.348万hm^2,与世界经济越发  相似文献   
56.
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态势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与环境发生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资源锐减,而后备耕地资源却短缺,人地人粮矛盾更加尖锐,已成为影响这一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特点与耕地资源的变化态势,并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非农用地,确保基本农田,其次要采用经济手段,建立保护耕地的经济机制;此外,还要  相似文献   
57.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90年代以来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为实现其快速协调发展,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快中上游开发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借鉴国外大河开发经验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构筑上中下注重协调发展的农业支持系统,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建设农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8.
调查了长江口支湿地环境现状,分析了评价长江口北支湿地的环境质量。指出,长江口北支湿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世界范围内极具代表性十分重要的湿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动植物资源,滩涂资源等。近年来,由于长江上游河水质量下降,启东和海门经内河流向长江的城市生活污水,启东沿江建设的工业带,对北支口湿地环境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口水域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等,其污染程度呈现出以下规律:平水期(污染)>丰水期(污染)>枯水期(污染)。长江口北支区域陆地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元素镉,铅,锌以及滴滴涕,其中镉与滴滴涕达《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三级标准,其他指标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9.
东海特定海区沉积物-水界面附近P释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长江口外东海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对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在模拟海水环境中进行了释P实验。研究表明,在静态条件下,沉积物释P量的高点出现在摇晃后10min左右,大约3h后基本趋于平衡。释P动力学可用Elovich公式与双常数速率公式进行拟合。最大释P量与沉积物的组成密切相关,以粉砂、粘土为主的沉积物释P量高,而砂质为主者释P量低。在释P实验中,铁磷(Fe-P)最为活跃,释放比例最高,其次是吸附态磷(Ad-P)和有机态磷(OP)。它们均属于生物可获得P的范畴。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水动力条件下,沉积物中的P可以迅速释放到水体.并影响水体的营养状杰和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60.
长江南通段江面风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长江南通段江面、江岸建立风观测站,并在江岸建设80m高的风梯度观测塔,与邻近气象站开展了较长时间的风同步观测,获得了实地观测数据.利用同步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长江南通段江面风的观测事实,并利用风梯度观测资料,分析给出了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邻近气象站长年的风观测资料,推算了该处的设计基本风速及其他工程设计风参数.分析表明,该处江面风况明显有别于邻近气象站,风参数计算结果也明显高于风工程理论推算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