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巢湖夏季和冬季有毒微囊藻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巢湖夏季和冬季有毒微囊藻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有毒微囊藻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应用HPLC方法分析了水体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浓度.结果表明:巢湖有毒微囊藻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存在季节和空间差异.总的来说,夏季有毒微囊藻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高于冬季,西湖区...  相似文献   
112.
太湖、巢湖水体CDOM吸收特性和组成的异同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施坤  李云梅  王桥  杨煜  金鑫  王彦飞  张红  尹斌 《环境科学》2010,31(5):1183-1191
2009年4、6月,分别对太湖、巢湖进行了野外试验.利用光谱微分技术分析了2个湖泊CDOM吸收光谱的变化特征,根据吸收系数的光谱微分特征,对240~450nm的吸收系数进行分段,分别对每一段计算光谱斜率S值.在A段,巢湖、太湖CDOM的S值分别在:0.0166~0.0102nm-1[平均值(0.0132±0.0017)nm-1]和0.029~0.017nm-1[平均值(0.0214±0.0024)nm-1]之间,在B段,其S值分别在:0.0187~0.0148nm-1[平均值(0.0169±0.001)nm-1]和0.0179~0.0055nm-1[平均值(0.0148±0.002)nm-1]之间,在C段,其S值分别在:0.0208~0.0164nm-1[平均值(0.0186±0.0009)nm-1]和0.0253~0.0161nm-1[平均值(0.0197±0.002)nm-1]之间.结果表明:①太湖水体的吸收系数及对各组分吸收的贡献要小于巢湖水体的,标准化吸收系数要大于巢湖水体的.②不管是太湖还是巢湖,CDOM的吸收系数的微分光谱在260nm左右为谷值,在290nm左右为峰值,CDOM吸收系数可以分成(A、B、C)3段.③太湖水体中CDOM腐殖酸的相对含量整体要低于巢湖水体的.④S值反映CDOM组成的敏感性,与CDOM的组成有关,当CDOM中腐殖酸相对含量较高时,敏感性最强的是B段的S值,其次是C段的;反之,敏感性最高的是C段的,其次是A段的,最弱的是B段的.  相似文献   
113.
巢湖沉积物δ13Corg和δ15N记录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志华  刘丛强  李军  朱兆洲 《环境科学》2007,28(6):1338-1343
通过对巢湖2处柱状沉积物样品中δ13Corg、δ 15N、C/N比值、TOC和T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近百年来巢湖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探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湖泊生产力变化和富营养化过程.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水生藻类,陆生有机质的输入量较少,但是城市污染物的输入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巢湖沉积物剖面上,δ13Corg、δ15N、TOC和TN含量变化按沉积深度可以明显划分为2个阶段:①10 cm以下,H3点δ13Corg波动在-21.74‰~-19.34‰的范围内,其余数据表现相对平缓,湖泊内的生物物种是固氮植物和非固氮植物共存,2个采样点具有不同的湖泊营养化进程;②10 cm至表层段,2个剖面的δ13Corg迅速减小,δ15N、TOC和TN则是显著增大,巢湖闸的建成使得内源营养物质快速积累,湖泊初始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富营养化加剧.  相似文献   
114.
根据生物光学原理,通过对总悬浮物吸收占水体总吸收比例光谱的分析,确定适宜总悬浮物浓度反演的波段范围;结合以往学者对太湖等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的研究成果,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生物光学模型的相关参数,建立了浑浊湖泊水体总悬浮物浓度的单波段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短波波段,总悬浮物的吸收占水体总吸收的比例较高,出现光饱和现象,不适...  相似文献   
115.
巢湖入湖河流分类及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王书航  姜霞  金相灿 《环境科学》2011,32(10):2834-2839
为识别巢湖入湖河流主要污染特征和来源,以2008年入湖河流水质监测参数和河流入湖区藻类生物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入湖河流进行了聚类和污染等级分级,并判别了湖区藻类生物量与河流营养盐输入负荷的关系.结果表明,入湖河流可分为3组,其水质分别受城市污染、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影响,其中城市污染控制型河流输入到巢湖中高锰...  相似文献   
116.
巢湖表层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徐康  刘付程  安宗胜  高毅  韩曦  孙庆业 《环境科学》2011,32(11):3255-3263
以巢湖表层沉积物为对象,采用欧洲标准测试委员会框架下发展的SMT分离方法分析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机磷(organic phosphorus,OP)、无机磷(inorganic phosphorus,IP)、铁铝磷(NaOH-P)、钙磷(HCl-P)等磷形态的含量,利用ArcGIS 9.2和地统计学软件GS+5.3进行空间数据和插值处理,探讨了巢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①沉积物中TN、TP和有机质含量的季节变化较小,在空间上均表现出西半湖含量高于东半湖的分布特点;C/N比率在21.35~28.19之间(平均值为24.94),表明巢湖的入湖污染物主要以面源污染为主.②巢湖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28.90~1 385.71 mg.kg-1,IP为主要赋存形态(占TP的质量分数为55.78%~79.86%).③巢湖表层沉积物中,OP含量为169.05~841.24 mg.kg-1,东、西半湖OP含量分别为376.02 mg.kg-1和406.53 mg.kg-1(占TP的质量分数为47.49%和36.28%);NaOH-P含量为33.77~411.37 mg.kg-1,东、西半湖含量分别为108.37 mg.kg-1和276.30 mg.kg-1(占IP的质量分数为21.73%和33.12%);HCl-P含量为194.95~477.45 mg.kg-1,东、西半湖HCl-P含量分别为321.71 mg.kg-1和338.08mg.kg-1(占IP的质量分数为64.50%和40.53%),是IP的主要组成部分.④冬春季节OP含量高于夏秋季节,而夏秋季节HCl-P和NaOH-P含量高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117.
The concentr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PTS) in the river sediment in Chaohu City,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nine surface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selected PTS pollutants including six heavy metals and nineteen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were analyzed. The mean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mg/kg, dry weight) ranged within 0.18-1.53 (Hg), 50.08-200.18 (Cu), 118.70-313.65 (Zn), 50.77-310.85 (Cr), 37.12-92.72 (Pb) and 13.29-197.24 (As), and Cu, Zn and As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main metal pollutants. The levels of PBDEs (1.2-12.1 ng/g) and BDE-209 (2.4-30.5 ng/g) were at the middle level of the global range. BDE-209 was the predominant congener (67.0%-85.7%), which agrees with the fact that technical deca-BDE mixtures are the dominant PBDE formulation in China. The relative high level of PTS pollutant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ity is probably owing to the intensiv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lack of sewerage system there. Th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with the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SOGs) indicates that the urban river sediments in the city have been heavily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with probable ecotoxicological impacts on freshwater organisms and the main toxic pollutants are Hg and As. The results of current study imply that the city, and perhaps many other small cities in China as well, requires immediate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with emphasis on not only conventional organic pollutants but also on PTS such as heavy metals and PBDEs.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解污水厂尾水排入对小河流养分滞留的影响,选择南淝河流域二十埠河上游污水厂尾水占主导的磨店小溪流为对象,根据野外示踪试验和模型模拟结果,利用养分螺旋指标定量评估溪流NH4+-N、NO3--N和SRP滞留潜力,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H4+-N和SRP的主流区一阶吸收系数(λ)较暂态存储区(λs)高1个数量级,而且两者的λλs数值大小颇为接近.Sw-NH4Sw-SRP和Sw-NO3平均值分别为12.71,14.09,7.48km,均远高于溪流总长度,意味着溪流已不具备氮磷养分的去除能力.NH4+-N和SRP吸收长度高于NO3--N,但其吸收速度却较NO3--N低,表明NO3--N滞留潜力相对较高.与该溪流上已有研究的比较,未发现污水厂尾水排入对溪流养分滞留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回归分析表明,水文条件是影响溪流氮磷滞留的重要因素,虽然Vf-SRP、U-SRP都与暂态存储显著相关(P<0.05),但NH4+-N、NO3--N吸收指标与其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9.
以巢湖南淝河口湖湾区的黑臭水体为例,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黑臭水体中不同浓度Fe2+、S2-与DO及流速的定量关系.比较发现: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流速和DO对不同浓度Fe2+、S2-的作用;而普通线性回归则无法给出它们彼此在不同浓度情况下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水体流动主要通过分散作用降低黑臭水体中Fe2+及S2-的浓度;增加流速对降低南淝河口及黑臭水体边缘等Fe2+、S2-浓度梯度较大区域的污染效果显著;但对黑臭水体中间位置Fe2+、S2-浓度梯度较小区域污染没有显著影响.增加DO对减少S2-浓度达到0.043mg/L以上或Fe2+浓度达到0.80mg/L以上黑臭水体区域污染的效果明显;但对低浓度Fe2+、S2-污染的处理效果不佳.这些结果为治理浅水湖泊中的黑臭水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巢湖沉积物中氮与磷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连续提取法研究巢湖沉积物中不同赋存形态P、N的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巢湖沉积物中总P含量为0.111~0.655 g·kg-1,平均0.358 g·kg-1,主要由无机P组成(65%~72%),赋存形态以铁结合态为主;巢湖沉积物中总N含量为0.220~0.922 g·kg-1,平均0.532 g·kg-1,以有机N为主,约占总N的94.7%.有机N含量与有机指数等指标显示,巢湖处于清洁与尚清洁状态.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总N、总P间相关分析表明,湖泊营养物质来源具同一性趋势;有机C/N比值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