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Surface ozone (O3) has become a critical pollutant impeding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many Chinese megacities. Chengdu is a megacity located in Sichuan Basin in southwest China, where O3 pollution occurs frequently in both spring and summ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levated O3 during spring in Chengdu, we conducted sampling campaign at three sites during O3 pollution episodes in Apri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compositions at each site were similar, and oxygenated VOCs (OVOCs) concentration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35%-45%), followed by alkanes, alkens (including acetylene), halohydrocarbons, and aromatics. The sensitivity of O3 to its precursors was analyzed using an observation based box model. The relative incremental reactivity of OVOCs was larger than other precursors, suggesting that they also played the dominant role in O3 formation. Furthermore, the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model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dominant emission sources and to evaluate their contribution to VOCs in the city. The main sources of VOCs in spring were from combustion (27.75%),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24.17%), vehicle exhaust (20.35%), and solvent utilization (18.35%). Discussions on VOCs and NOx reduction schemes suggested that Chengdu was typical in the VOC-limited regime, and VOC emission reduction would help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3. The analysis of emission reduction scenarios based on VOCs sources showed that the emission reduction ratio of VOCs to NO2 needs to reach more than 3 in order to achieve O3 prevention. Emission reduction from vehicular exhaust source and solvent utilization source may be mor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和计算模型等,编制了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完成了时空分配和不确定性分析,建立了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标准起飞着陆(LTO)循环数为2.4×10~5次/a,CO、VOCs、NO_x、PM_(10)、PM_(2.5)、SO_2排放量分别为1.2×10~3、1.3×10~2、2.1×10~3、2.8×10、2.7×10、2.5×10~2t/a,且主要由飞机发动机排放;活动水平数据仅包括LTO循环数和地面保障设备两部分;污染物排放分布和跑道类型相关性较高;排放清单活动水平数据可靠性较高,而排放因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3.
农村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其难点所在。基于乡村振兴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需求,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污水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与模式,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农村黑臭水体处理模式以及农村污水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探索符合温江农村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以期为川西地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一个以Models-3为基础的自动化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通过Gambas、Yabasic和R语言等工具进行开发,集成WRF-SMOKE-CMAQ三个模式,可通过监测数据进行自动修正,完成空气质量业务数值预报,并将结果发布到Web服务器上进行呈现。该系统对硬件的要求较低,将部署于一台DELL Optiplex 9010工作站上,设置6km—2km双层嵌套,进行成都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本文分析了成都市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结果,评价系统对成都市NO_2、SO_2、PM_(10)、PM_(2.5)、O_3、CO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的预报效果。结果显示,系统对于成都市2014年空气质量变化情况趋势的预报效果较好,302天有效预报中,24小时直接预报的空气质量等级准确率为58.27%,AQI预报相关系数0.71,观测值自动修正预报对24小时空气质量预报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使其等级预报准确率达到64.9%,相关系数提高到0.89。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监管成为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议题,考虑监管体系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社区参与自然生态保护监管是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区,梳理近年四川省与重庆市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绿化提升及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生态退化仍未根本改变、行政区划隔断生态保护的连通性、自然生态保护监管能力有待加强等自然生态保护困境。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对社区参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现状、社区参与自然生态保护监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适应新要求新定位、注重操作实施、构建参与流程办法以及系统评价评估和典型区域试点示范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自然生态保护监管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管控污染源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且其效率如何会极大地影响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但通常情况下,单一减排手段的实施对空气质量的改善的实际贡献往往在短时间内较难做出客观评价.本研究借助新冠疫情期间以道路移动源为主的各类污染源排放短期内大量下降的机会,通过疫情管控措施实施前后交通条件和空气质量的对比,分析道路移动源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实施管控措施后,城市范围内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拥堵路段基本消失.受此影响,各类主要污染物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受道路移动源贡献较大的NO2浓度下降比例达40%~60%,PM2.5因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而下降幅度较小.结合实时的交通数据估算其相应的尾气排放结果表明,疫情期间道路移动源排放的NOx、HC、CO分别下降59.7%、59.9%和58.8%.本研究对于分析短时间内急速减排等应急措施对环境改善的效果,以及削减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潜力有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甲醛(HCHO)是大气光化学重要污染物之一,为研究西南地区郊区大气夏季甲醛污染特征选取了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进行大气甲醛观测,结合NOx、O3、PAN、J-value、温湿度、风速风向、天气数据进行分析.观测期间成都市新津区夏季甲醛浓度为0.76×10-9~12.50×10-9V/V),均值为3.47×10-9±2.05×10-9V/V),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结合数据分析可知,一次人为排放源在成都郊区夏季日间甲醛贡献中占比较低.观测期间甲醛受光照的影响较大,与O3、PAN、J-value普遍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因此成都市夏季日间甲醛主要来源为甲醛前体物的二次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8.
成都市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城市化趋势,使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吸引的中心.城市游憩商业区作为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介绍游憩商业区(RBD)的概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都城市RBD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9.
论成都的环境用水和水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瞿伦强 《四川环境》1997,16(1):51-55
本文首次提出环境用水概念,指出水质、水量、水面是环境用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环境用水对成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成都环境用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结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成都的水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成都麻羊品种特征、体型结构、生产性能及其产区概况,讨论了保种选育的方向、指标和种群建设规模;提出了规划保种区、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组建保种核心群、严格选种选配、科学饲养、合理培育、健全卫生防疫制度等配套技术措施,以及强化管理、加强协作、扶持发展专业户、搞好技术培训、合理利用等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