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350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344篇
综合类   1280篇
基础理论   186篇
污染及防治   174篇
评价与监测   108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11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复合式渗流试验装置对微污染河道水的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微污染河道水体的水质特点,考察了复合式渗流试验装置对此类河道水的处理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在10 cm/d和20 cm/d水力负荷条件下,两个阶段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34%、28.53%;TN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6.15,12.45 mg/L;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6%、64.15%;TP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0.05,0.42 mg/L。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前两个格室,前两个格室填充的腐木作为补充碳源,有利于微生物的反硝化脱氮作用;磷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后两个格室,原因是后两个格室填充了水泥砖块,水泥砖块对磷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除磷能力会因填料对磷的吸附饱和而逐渐下降,故需要及时更换填料。  相似文献   
922.
从试验数据、试验方法 2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关于现有垃圾填埋场渗透系数的国内外试验,并且通过对比国内外渗透系数的一系列试验成果,分析了国内外渗透系数试验在基础数据、试验方法多样性方面的优劣。以此为基点,对未来国内岩土工程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23.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洪涝灾害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莹  尹义星  陈兴伟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110-2120
基于1880年以来全国洪灾灾情、耕地面积以及东部地区年降水量数据,采用EMD分解、MK趋势和突变检验与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洪涝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①19世纪末、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末这3个时间段,是多世纪以来中国洪灾最剧烈的时期;其中19世纪末和20世纪50-60年代的洪灾剧烈期均对应降水丰沛期,而20世纪末的洪灾剧烈期降水并不十分丰沛。②中国洪灾存在多尺度特征,主要周期有2.7 a、5.2 a的年际变化、9.9 a的年代际和20.5 a、51.6 a的几十年际变化等;东部地区年降水量与洪灾变化周期对应关系较好。③从东部近50 a来年降水量变化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洪灾上升并不是降水量增加的结果。降水强度增加、极值降水事件增多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水土流失加剧、湖泊围垦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此外,水利投资强度的变化对近50 a洪灾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24.
Gas tracer test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gas flow patterns within landfills, quantify volatile contaminant residence time, and measure water within refuse. While gas chromatography (GC) has been traditionally used to analyze gas tracers in refus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PAS) might allow real-time measurements with reduced personnel costs and greater mobility and ease of use.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AS for conducting gas tracer tests in landfills. Two tracer gases, difluoromethane (DFM) and sulfur hexafluoride (SF6), were measured with a commercial PAS instrument. Relative measurement errors were invariant with tracer concentration but influenced by background gas: errors were 1-3% in landfill gas but 4-5% in air. Two partitioning gas tracer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an aerobic landfill, and limits of detection (LODs) were 3-4 times larger for DFM with PAS versus GC due to temporal changes in background signals. While higher LODs can be compensated by injecting larger tracer mass, changes in background signals increased the uncertainty in measured water saturations by up to 25% over comparable GC methods. PAS has distinct advantages over GC with respect to personnel costs and ease of use, although for field applications GC analyses of select samples are recommended to quantify instrument interferences.  相似文献   
925.
侧柏、香樟枝叶挥发物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导电生理技术手段,采用与情绪有较大关系的最常见的生理指标为因变量,从嗅觉的角度研究侧柏和香樟两种常见绿化树种的挥发物对人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嗅闻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挥发物后人体手指温度极显著升高,人体血氧含量略有增加,平均心率、心电RR间期值显著降低;嗅闻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气味后人体手指温度、血氧含量显著降低,平均心率略有变化,心电RR间期值极显著升高。说明人处在侧柏环境中情绪趋于放松状态,感觉清新、舒爽、愉悦;而在香樟气味环境中人表现出紧张、不快,甚至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产生厌恶情绪。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植物保健功能指导人居、游憩环境中绿化树种的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926.
山西省近50年无霜期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晓辉  王麒翔  王孟本 《生态环境》2010,19(10):2393-2397
根据山西省108个地面站近50 a(1959—2008年)的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系列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法,对山西省近50 a无霜期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全省108个地面站的平均无霜期在124.6~232.9 d之间。Mann-Kendall检验结果显示,在所有地面站中,77个站初霜日推后,78个站终霜日提前,87个站无霜期延长,其中35个站显著延长。全省初霜日显著推后(+1.41 d/10 a),终霜日显著提前(-2.57 d/10 a),无霜期显著延长(+3.72 d/10 a)。初霜日推后和终霜日提前对无霜期延长的贡献约分别为1/3和2/3。Pearson相关分析证明,在全省范围内,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与年平均气温、纬度和海拔具有密切关系。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气温每升高1℃,初霜日迟4.7 d,终霜日早4.1 d,无霜期延长8.8 d。纬度每北移1o,初霜日早6.1 d;终霜日迟4.5 d;无霜期短10.6 d。海拔每升高100 m,初霜日早3.4 d;终霜日迟2.8 d;无霜期短6.2 d。对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这些特点的认识,对本区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管理、生态恢复和生态工程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7.
参考计量技术规范《固定式环境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现场校准规范》(JJF 1733—2018),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78台高气压电离室开展辐射特性测试。现场校准方面,仅88%的电离室满足1±0.2的响应范围要求;78台电离室的重复性均不超过1%,响应的非线性均不超过6.5%,符合规范要求。针对电离室开展辐射性能测试,发现电离室在9.0×10-2~1.0×109 μGy/h范围内的响应均不超过1±0.2;电离室对164 keV以上的光子的能量响应趋于1.0,对60 keV以下的光子无响应能力,而当光子能量在60~164 keV范围内时,响应曲线会因γ光子与电离室内部惰性气体的光电效应出现"鼓包";电离室不具备对核临界事故脉冲辐射的监测与警示能力;电离室能够在2 s内给出测量范围内的准确示值,但在分段电压的交界处,响应时间会延长至180~360 s;电离室的响应受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大小不足±0.01,表明电离室的环境适应性优良。  相似文献   
928.
对发动机寿命敏感件环境谱加速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加速环境谱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以及当量关系的确定和验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加速环境谱的概念内涵。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主要受金属敏感件的腐蚀和非金属敏感件的老化制约,重点从常规加速腐蚀试验、多因素综合腐蚀试验和高温加速腐蚀试验等3个方面阐述了加速腐蚀试验方法。从液体介质老化、热氧老化、综合环境老化等方面介绍了以橡胶为代表的非金属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最后指出目前当量关系确定方法的局限性和多因素综合模拟方法研究方面的欠缺,提出应综合材料、腐蚀、力学、环境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当量关系确定方法,以及注重新型试验设备的研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929.
目的 对贮存周期内包含多个温度环境剖面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橡胶密封圈贮存寿命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开展硅橡胶材料加速老化试验,结合Arrhenius老化规律,建立硅橡胶老化模型,获得硅橡胶加速老化等当规律,并根据等当关系开展模拟密封装置加速老化试验,考核老化后硅橡胶密封性。最后通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环境剖面进行梳理,计算出贮存周期下的等效温度,并结合试验获得的硅橡胶密封圈老化性能,直接对该贮存周期下密封圈老化寿命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硅橡胶材料老化试验及模拟密封装置老化试验,得到了25℃下硅橡胶能够满足20 a的使用寿命。随后通过梳理并计算得出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周期下的等效温度为22.78℃,可以直接获得该发动机使用的硅橡胶密封圈寿命在该贮存环境下能够满足20 a使用寿命。结论 通过计算贮存周期下多个温度环境剖面的等效温度,并结合加速老化试验结论,可快速获得橡胶密封圈老化寿命。  相似文献   
930.
目的 探究汽车环境风洞地面区域流场规律,获取风洞边界层抽吸装置的最佳抽吸率和底盘测功机对风洞地面区域边界层厚度、风速、总压和静压的影响规律,并比较MRF法和旋转壁面法对底盘测功机转毂转动模拟的精度。方法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汽车环境风洞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 边界层抽吸装置对应于喷口风速120 km/h时的最佳抽吸率为0.048。底盘测功机区域总压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于存在底盘测功机,汽车环境风洞无底盘测功机时,底盘测功机区域内相同位置的边界层厚度会增加1.28~12.22 mm。在前转毂的前侧、上侧、后侧和后转毂的上侧和后侧会有一个高风速区域,区域内风速比设定风速高1%~4%,与无底盘测功机相比,区域内静压值低0.32~46.02 Pa。在前后转毂前侧和后侧与地面相连接的凹部会有一个低风速区域,区域内风速比设定风速低1%~5%,与无底盘测功机相比,区域内静压值高0.08~49.34 Pa。底盘测功机转毂的转动会使附近区域的地面边界层厚度变大。在前转毂前侧,采用旋转壁面法进行模拟比MRF法地面边界层厚度增加近8 mm,而在其他位置,2种模拟方法对边界层厚度的模拟差别在1.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