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378篇
基础理论   11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环境监理是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可供借鉴的实例很少。以苏州市某化工厂遗留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为例,阐述了不同阶段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突出了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的环境监理工作要点,并提出建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效果质量控制体系和原位修复效果长期跟踪监测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72.
简述了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外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中可接受风险水平的选取。提出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治理应合理选取风险可接受水平数值,梳理现有修复治理工程修复目标值的制定过程,建立差异化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873.
气象研究表明,作用在润扬悬索桥上的强风荷载主要是夏季台风和冬季偏北大风。运营近三年来,润扬悬索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SHMS)中的风速仪记录了经过该桥址区的大量强风样本。本文通过对北京时间2007-03-10 T13:00~2007-03-10 T16:00期间的实测强北风风速风向数据的分析,得到了该时段的风速和风向、紊流强度、紊流积分尺度、紊流功率谱密度函数等强风特性。结果表明,桥址区实测北风风速风向较稳定;顺风向紊流功率谱密度函数与Kaimal谱吻合较好;紊流强度较规范偏高。  相似文献   
874.
烟台西港倾倒区海域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倾倒活动结束后烟台西港倾倒区海域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具有硅藻为主、甲藻为次的特征,生态性质以温带近岸性物种为主。倾倒区停用后,硅藻数量大幅增加。桡足类、浮游幼虫及毛颚类的强壮箭虫是浮游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与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多样性分析表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倾倒区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尚好。  相似文献   
875.
基于氮肥企业退役地块土壤、地下水、土壤气和室内空气中氨氮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氨氮在各地块中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评估了氨氮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分析了氨挥发造成的刺激性异味风险和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氨氮迁移转化对附近地表水和下游地下水水质的污染风险.分析发现,4个地块中土壤和地下水氨氮含量均表现较强的变异性,土壤中氨氮最高浓度分别高达12700.00,2420.00,2920.00,2370.00mg/kg,地下水中氨氮最高值分别高达7550.00,5100.00,847.00,3760.00mg/L.在平面分布上,4个地块中土壤和地下水较高浓度氨氮均主要分布在生产区和污水处理区,在垂向分布上4个地块间存在差异,氮肥厂I的土壤以黏土为主,多数点位氨氮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氮肥厂II、III和IV的土壤以粉土/粉砂或粉土夹粉黏为主,氨氮含量总体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个地块中,仅氮肥厂I在最保守条件下土壤中氨氮的最高危害熵(1.54)略超可接受风险水平(1.0).氮肥厂II和IV的土壤气和室内空气中检出氨浓度范围分别为≤ 9.88mg/m3和≤ 0.18mg/m3,对室内空气质量未产生不利影响.氮肥厂I和II紧邻河流监测井中的氨氮浓度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类(1.5mg/L)标准1.05~409.33倍,氮肥厂III和IV污染区地下水中氨氮浓度在至少4次监测结果中有轻微降低,且在下游监测井中发现硝态氮的积累.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块在现状条件下土壤和地下水氨氮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较低,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但地块地下水中氨氮是附近地表水和下游地下水环境的长期污染源,氨氮转化的硝态氮更易向下游迁移.建议今后处理氮肥企业退役地块氨氮污染时将其对地表水和下游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纳入考虑.  相似文献   
876.
对浙江某电子垃圾回收地水体、沉积物、土壤以及大气中得克隆(DP)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水、沉积物、土壤和大气样品中均检测出了 DP,分别为0.843~1.56 ng/L,0.185~7.03 ng/g干重,0.115~26.4 ng/g干重和11.2 pg/m3;该区域 DP分布特征表明电子垃圾的拆解和焚烧是环境中 DP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77.
油页岩干馏炼油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油页岩干馏炼油项目为实例,进行了环境空气的定量环境风险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等主要内容,提出了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指出了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各自的侧重点,对后果计算的应用和物质风险识别采用的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