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3篇 |
免费 | 270篇 |
国内免费 | 5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96篇 |
废物处理 | 24篇 |
环保管理 | 396篇 |
综合类 | 1671篇 |
基础理论 | 477篇 |
污染及防治 | 146篇 |
评价与监测 | 265篇 |
社会与环境 | 306篇 |
灾害及防治 | 1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89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174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230篇 |
2012年 | 328篇 |
2011年 | 308篇 |
2010年 | 220篇 |
2009年 | 195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通过统计全国多家实验室的测定数据,对水中微囊藻毒素测试的平行样测定相对偏差、空白加标回收率、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空白加标回收率平行样相对偏差以及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相对偏差5个质控指标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质控指标评价标准,提出在概率P和γ均为0.90时,其平行样测定允许最大相对偏差应控制在7.3%;空白加标质量浓度为0.005~20 μg/L时,回收率的控制范围为61%~125%;样品测定浓度为未检出、加标质量浓度在0.2~3.6 μg/L时,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66%~108%;空白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3.9%和8.9%。在概率P和γ均为0.95时,其平行样测定允许最大相对偏差应控制在8.3%;空白加标质量浓度为0.005~20 μg/L时,回收率的控制范围为49%~137%;样品测定浓度为未检出、加标质量浓度在0.2~3.6 μg/L时,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60%~114%;空白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5.2% 和14.8%。 相似文献
992.
993.
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开挖深度、侧压力系数、断面形状等多因素影响下的巷道变形参数进行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分析结果,分别选取同一深度条件下的圆形、马蹄形、直墙拱形、矩形巷道进行模拟试验并以圆形巷道作为典型断面,对不同深度下的巷道变形特征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深度对巷道开挖后的应力差变化影响明显,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内的塑性区深度和具有显著影响;巷道开挖后的塑性区深度和随形状指数增加而呈线性增长趋势,圆形巷道的塑性区深度和最小,矩形最大;应力差随着巷道开挖深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深部开采应重视巷道内的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94.
995.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为阐明典型城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亟需开展典型城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研究.鉴于此,选取华北平原典型城市——石家庄市为研究区,共设置12个采样点,分别于2021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采集表层土壤,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建立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识别微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①石家庄市表层土壤中主要优势菌门为放线菌(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Proteobacteria);就季节变化而言,在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ota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均呈降低趋势;在属水平上,夏季主要优势菌属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未知分类菌属,秋季主要优势菌属为Arthrobacter和Candidatus_Nitrocosmicus,且优势菌属呈显著季节差异(P<0.05);②就季节变化而言,Simpson、Ace和Chao指数均值呈升高趋势,而OTU均值呈降低趋势;就空间差异而言,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呈显著空间差异(P<0.01和P<0.05);③各类功能基因无显著季节和空间差异;其中能源生产和转换类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最高,在夏季和秋季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4.06%~24.84%和24.63%~25.98%;④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基因与喹诺酮类抗生素(QNs)、总磷(TP)和硝氮(NO3--N)呈显著相关,且与QNs显著相关性最强(|r| >0.900);这表明在石家庄市表层土壤中抗生素成为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为保障城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应进一步加强土壤中抗生素污染的综合管控. 相似文献
996.
联合国《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旨在支持各国识别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优先行动事项,明确重要的执行挑战,对目标实施进展进行评估,并进行国家间的比较分析,保证各国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从而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年评估结果显示中国是全球落实SDGs进展较好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领域仍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2030战略目标的短板,中国亟须加快推进补齐补强指标短板,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环保领域多边双边合作,为世界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通过分析《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估结果,探讨评估方法学及指标体系变化情况,分析中国生态环境领域SDGs评估结果,发现在国际评估框架下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短板问题,并提出推进SDGs指标体系本土化、补齐SDGs短板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近60a来中国洪涝灾情变化趋势持续性和周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Hurst指数和小波分析工具对洪涝灾情的1950~2010年的变化动态作了分析,揭示了灾情序列的趋势持续性、特征时间尺度、周期特征和突变点,同时还定性地预测了洪涝灾情的未来走势。研究结果发现:1)根据Hurst指数计算结果,受灾面积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9338,具有很强的正持续性。未来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因灾死亡人口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4845,具有很弱的反持续性。而房屋倒塌间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6124,具有较弱的正持续性,未来有较弱的减少趋势。2)小波分析方法具有较好时空域特性,可以描述洪涝灾害灾情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将隐含在灾情序列中随时间变化的周期震荡显现出来,并确定灾情序列中的突变点位置,为深入探索中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复杂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3)中国洪涝灾害灾情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尺度表现为不同的循环交替,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由小尺度的震荡剧烈,没有明显的规律到大尺度出现明显规律后继续增强或先升后降。4)60 a来,中国洪涝灾害受害面积总体上保持着增加的趋势。在9 a和25 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中国洪涝灾害因灾死亡人口总体上保持着明显减少的趋势。在8 a和18 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中国洪涝灾害倒塌房屋总数总体上保持着减少的趋势。在8 a、17 a和25 a上分别存在着第1、第2和第3主周期。 相似文献
998.
Yuichi Yamaura David Lindenmayer Yusuke Yamada Hao Gong Toshiya Matsuura Yasushi Mitsuda Takashi Masaki 《Conservation biology》2020,34(1):194-206
Stand structure develops with stand age. Old-growth forests with well-developed stand structure support many species. However, development rates of stand structure likely vary with climate and topography. We modeled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4 key stand variables and a composite old-growth index as functions of climatic and topographic covariates. We used a hierarchical Bayesian method for analysis of extensive snap-shot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NFI) data in Japan (n = 9244) to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in stand age. Development rates of structural variables and the old-growth index exhibited curvilinear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ovariates. Flat 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rates of structural development. Approximately 150 years were generally required to attain high values (approximately 0.8) of the old-growth index. However, the predicted age to achieve specific values varied depending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patial predictions highlighted regional variation in potential structural development rates. For example, sometime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of >100 years among sites, even in the same catchment, in attainment of a medium index value (0.5) after timber harvesting. The NFI data suggested that natural forests, especially old natural forests (>150 years), remain generally on unproductive ridges, steep slopes, or areas with low temperature and deep snow, where many structural variables show slow development rates. We suggest that maintenance and restoration of old natural forests on flat sites should be prioritized for conservation due to the likely rapid development of stand structure, although remaining natural forests on low-productivity sites are still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protected. 相似文献
99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ishermen's fishing catch and the optimal fishing catch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transaction of marine fishing rights (TMFR). The effects of productive cost, non-productive cost, use-cost, transaction cost, productive revenue and non-productive revenue on the TMFR and the optimal fishing catch are analyzed. This paper draws following conclu- sions: the non-productive revenu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MFR, and other factors, such as non-productive cost, usecost and transaction cost, have a negative effect; the TMFR will promot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high transaction cost may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MFR. 相似文献
1000.
连接性指数对脂肪醇的QSPR/QSAR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碳原子取代醇中的氧,构造出极性很小、结构和原化合物相似的分子.定义原子特征值f_i=1 sum h_(ij),并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建立该化合物的连接性指数~mG,~mG=sum(f_i·f_i·f_k…)~0.5,其中,~0C=sum(f_i)~0.5.G=sum(f_i·f_i)~0.5.~mG对脂肪醇异构体具有很强的区分能力,且~0G与醇的-lgS_w,lgK_ow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复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0G具有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