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82.
用铝离子电极双点电位滴定法间接测定水中的A1(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用硝酸银滴定法、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高浓度的考核已知样及低浓度的考核未知样,均合格.说明两种方法都能满足水和废水中氯化物(Cl-)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4.
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吸附Zn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生物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Zn2 的可行性,筛选了一株高效吸附Zn2 的微生物菌株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采用火焰原子吸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这种新型生物吸附剂在水相中吸附Zn2 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clausii S-4菌体在20℃、30℃、40℃条件下,吸附Zn2 的最佳pH为4.5,吸附容量为57.5 mg/g,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吸附平衡时间约30 min.吸附前后,B.clausii S-4菌体表面上的化学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OH、-NH4 、-COOH、(-CO-NH-)、-C6H5等官能团可能参与了吸附过程.0.1 mol/L HNO3、HCl和EDTA对锌的解吸附效果较好.在矿山废水中,B.clausii S-4菌体对Zn2 的吸附效果也比较理想,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两种方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的总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固体废物中总氮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用修正的凯氏法消解作比较、凯氏定氮仪定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分别测定铵态氮,对国家标准土样GSS-7及实际的不同含氮固体废物样舄的测定值进行F检验和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间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修正的凯氏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及修正的凯氏法-滴定法均适用于测定固体废物中的总氮。  相似文献   
86.
测定水中总硬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水中总硬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roblemsofDetectingTotalHardnesofWater宋永乐徐衍忠王均乐李善富(山东省五莲县环境监测站五莲262300)一般常用EDTA滴定法(GB7477-87)测定水中总硬度。它的主要特点是仪器...  相似文献   
87.
笔者将对水质中氨氮的化学检测分析问题进行探究,总结现代各种水质氨氮检测技术的特点,探究水质氨氮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对今后的水质氨氮检测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其次本文也将对水质中氨氮含量的化学检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外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化学滴定法等三种化学检测方法,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8.
采用自行研制的生物转鼓反应器(RDB)处理难溶于水的NO废气,为提高NO的传质系数和去除效率,实验考察了营养液中添加FeⅡ(EDTA)络合剂协同RDB以提高NO去除效率的过程。结果表明,当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0.96 min时,在营养液中添加FeⅡ(EDTA)至100 mg/L后,NO的去除效率从70.78%升至79.26%。未添加FeⅡ(EDTA)时NO去除率随营养液的增加下降,添加FeⅡ(EDTA)至100 mg/L后,去除率随营养液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且下降速率比上升速率大。随着营养液中FeⅡ(EDTA)浓度从0增加至500 mg/L,实验最佳温度从32.5℃升至47.5℃,但添加FeⅡ(ED-TA)至100 mg/L对实验的最适pH值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89.
Fe(Ⅱ)EDTA/H2O2电催化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采用SPR(Ru-Ir-Ti02)为阳极,石墨为阴极,考察了Fe(Ⅱ)EDTA/H2O2电催化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模拟废水的影响,发现EDTA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类电Fenton试剂对甲基橙模拟废水的降解。实验研究表明,在外加电压为5.0 V,EDTA∶Fe2+=2∶1(摩尔比,Fe2+=40 mmol/L),H2O2=48 mmol/L,电解质Na2SO4=40 mmol/L,废水pH值为(6.5±0.1)的条件下,降解260 mg/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90 min, EDTA的加入可以使甲基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由29.5%上升到78.4%,COD由571.429 mg/L降至80 mg/L,COD的降解率为86%,EDTA在此过程中既是催化剂又是反应物,可有效避免EDTA带来二次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0.
水和废水中氯离子的自动电位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氯离子,研究了酸度和介质及各种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具有高选择性,而且操作手续简便快捷,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