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71篇
综合类   557篇
基础理论   56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isting model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and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ith which to examine corporations' discretionary performance with respect to one social issue, that of the environment. Discretionary indicators of corporate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developed and tested within this framework. Twelve companies from five different sectors were selected for the survey, based on prior knowledge of their commitment to environmental concerns. Primary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personal interviews, and secondary data was obtained from company documents, annual reports, and other forms of publically disclosed information. Empirical results varied, but certain voluntary indicators, such as compositio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environmental affairs function, community support, and the annual report are considered to provide strong indications of discretionary corporate performance. Philanthropy and company products proved to be less satisfactory indicators of corporate commitment to the environment. The aggregated results revealed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inal rankings of firms' discretionar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whether those companies are process or product oriented. Linkages between discretionary elements and those of economic and legal requirements were not explored.  相似文献   
82.
许晓路  申秀英 《灾害学》1994,9(3):58-61
随着东阳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林相单一、水土流失严重、洪旱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等灾害。据此,本文提出保护东阳市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3.
Opencast coalmining has been undertaken in Britain since 1942, but national policy towards its role in the energy market has fluctuated, and today 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of its detrimenta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nging policy background since 1974 and,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recent planning appeal decisions, assesses the weight placed on the competing factors underlying the present formulation of government policy. It is submitted that at present government has failed to formulate a coherent policy in terms of land‐use and that the cost of this failure is a continued erosion of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84.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就环境论环境不能解决环境问题。本文从分析当今时代的特点出发,剖析了我国环境污染形势,最后论述如何走出环境污染的怪圈.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但可持续发展却是永恒的主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战略,发展是硬道理,但我们讲的发展是全社会的持续、协调、全面发展。解振华局长说:“工业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企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企业利益,经济增长的压力是市场的竞争,经济增长的持续是协调发展。只顾产值不讲效益的观念必须改变,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社会稳定统一考虑,必须纳入国家整体战略,环境问题才能进步解决。  相似文献   
85.
本文着重分析了入世给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作者认为,入世在短期内将给中国的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带来沉重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入世将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并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环境保护档案主题词表》于1995年出版,它对规范环境保护档案的管理、加快办公自动化和现代化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又出现一批新的环境保护档案主题词,出现频率高,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尽快收集整理,在档案管理中应用,并为主题词表再版做准备。  相似文献   
87.
新型安全管理模式——HSE管理体系的理念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笔者提出了建立适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的设想 ;介绍和研究了国内外大型石油公司实行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 )的理念、模式与实施方法。HSE模式是国外石油公司面对频繁发生的事故 ,经冷静反思后 ,自发自愿建立 ,并逐步完善的一种管理体系 ,因而其安全理念和管理模式对市场经济下的各类企业均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HSE体制将政府的安全管理 ,转变为企业行为。HSE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企业提供了以系统理论为指导、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等理念的一种新型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8.
通过构造一个例子,简介了区域化变量理论的基本原理、计算过程及其在洪涝灾害空间格局重建中的优点。依据区域化变量理论,以长江流域1736~1911年洪涝灾害为实例,重建了长江流域历史时期洪涝灾害的基本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9.
浅析全球变暖的成因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夏嵩  赵法锁 《灾害学》1999,14(4):77-80
论述了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日趋恶化的环境的产生与人类的各种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环境的恶化必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最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90.
对灾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单修正 《灾害学》1999,14(4):85-89
对灾害研究中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 灾害学是最重要的自然社会科学; 人文灾害比自然灾害更具毁灭性; 研究人文灾害中的公路交通事故、核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