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2篇
  免费   812篇
  国内免费   1294篇
安全科学   1289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2396篇
综合类   4658篇
基础理论   96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76篇
评价与监测   1415篇
社会与环境   526篇
灾害及防治   26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846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20篇
  1975年   17篇
  1973年   23篇
  1972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Over recent decade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echnology assessment has spread internationally as an attempt to overcome or prevent societal conflicts over controversial technologies. One outcome of this new surge in public consultation initiatives has been the increased use of participatory consensus conferences in a number of countries. Existing evaluations of consensus conferences tend to focus on the modes of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outcomes, both procedural and substantial, of the conferences they examine. Such evaluations seem to rest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is type of procedure has universally agreed goals and meanings, and that therefore consensus conferences can readily be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This article challenges this approach to consensus conferences. The core of the article is a study of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ideas about what constitutes legitimate goals for participatory arrangements. The study looks at three consensus conferences on GMOs, which took place in France, Norway, and Denmark. Drawing on this stud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ways in which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ncept of participation; the value attributed to lay knowledge vs. technical expertise; as well as ideas about the role of the layperson, are all questions that prompt entirely different answer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Further,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se national differences withi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notions of democratic legitimacy.  相似文献   
992.
空间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环境监控提供了先进、快速和科学的方法。其中,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地获得所监控区域的数据,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环境监控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遥感信息是被控区域的电磁辐射能量及其结构特征与时空状态在遥感图像上的表现。今后,遥感技术、在线监控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处理工具的结合将是环境信息监控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模糊综合方法的工业污水环境安全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水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工业污水环境安全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工业污水污染程度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污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全面考虑企业排放废水中影响环境安全的各种因素,充分体现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所固有的模糊性,适用于复杂参数水环境的不确定分析与评价,可以有效地评价水的质量;将模糊评价方法引入工业污水对环境安全影响的评价体系,是污水处理评价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和新领域,它是污水处理评价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从仪表设计及工效学问题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入手,提出人因化设计的基本理念,给出人机工程学的汽车仪表系统的基本要求及仪表显示装置人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体系框图,提出了实现人因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探讨了在汽车仪表系统造型设计中如何体现中国元素与特色的途径;构建了汽车仪表设计中工效学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995.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在国内合成氨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PI581基于风险的检验原理,采用RISKWISE分析软件对九江石化合成氨装置中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在装置采用的工艺、不同装置的设备和管道的失效机理和计算出的风险分布这3方面,将其风险评估结果与国内兄弟单位完成的其他合成氨装置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比对;其结果体现了我国目前合成氨装置的设备和管道风险的大致分布,可供我国其他合成氨装置的风险评估参考,也为制定我国合成氨装置基于风险检验的法规标准提供了相关数据;同时,对国内采用针对装置的基于风险的检验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以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以及声、光、热环境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不满意百分比指标PD(predicteddissatisfied),基于熵权理论对整个室内环境进行评价。在多因素的室内环境评价过程中,该方法在以实测数据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后,根据各评价对象之间某些评价指标重要度的差异,自动调节各种差异对评价过程的影响,合理的优化了评价过程。以某小区6户人家家庭环境的物理、化学因素测试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方法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当前安全文化评价领域存在的评价方法相对简单、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基于企业安全文化的人本主体,设计以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为主体的企业安全文化指标体系;充分利用因素重构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数据处理上的各种优势,建立适应指标体系特征并考虑数据约束条件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加以验证。该模型为解决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中指标体系庞大复杂、样本空间小、缺少可以直接利用的历史数据等难题给出了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8.
水环境质量评价3种方法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娟  高原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2):16-17,64
从众多水质评价方法中选取单项指数法、加权均值型指数法、模糊数学法进行介绍,并通过运用这3种方法对大汶河某年监测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评价.经对比分析发现,加权均值型指数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水质评价方法,模糊数学法可以作为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999.
基于道化学法的大型合成氨装置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基本原理。用VH6.0开发的安全评价软件DowSE1.0,对某大型合成氨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得出其安全措施补偿前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以及危险暴露面积,危害系数,危险等级,实际可能财产损失程度等指数。结果表明。合成氨装置中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值都没有超过200万美元,气化系统在合成氨装置中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值占损失替换值比例高达53%,超过了10%的相对危险值界限。说明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应注重其安全防范配套措施消化吸收,并结合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降低合成氨装置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000.
现有评价方法在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的安全评价工作正在成为新建及在役管道安全运行的保障。针对目前国内已开展的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安全评价现状,结合自身安全评价工作实践,对现有评价方法在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