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利用GIS软件,探讨了贵州以连续性碳酸盐岩为基底地区的上覆景观单元、破碎化及斑块分形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区域中,受岩性控制景现在整体上体现出一致性的基础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内部差异性。一致性表现为以灌木林地为优势景观,森林和草地中以次生景观为主,偏小的斑块占大多数,斑块大小分布全为正偏, 其分布曲线多为尖峭峰,斑块研究不存在面积上尺度域,斑块形状在人为强烈干扰下趋于规则而导致类型分维数的值偏小,人为干扰大的景观中斑块的破碎化更加明显。相比连续性白云岩地区,连续性石灰岩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抗干扰能力弱,景观多样性不均衡,退化更严重,分割程度更破碎,空间异质性更强,稳定性差,易向逆向演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2.
贵州万山汞矿区汞的环境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34  
通过对贵州万山汞矿地区环境样品(水、土壤、植物、农作物和动物)的系统研究,发现该地区的环境汞污染以土壤、大气污染为主,水体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土壤汞含量为24.31~347.52mg·kg-1,比全国土壤平均值高出2~3个数量级;水中汞含量除了冶炼厂荷花池中含量较高外,其它水体为0.10~0.68ng·mL-1.由于矿山长期的开采和冶炼,整个环境的汞污染严重,当地的植被、农作物、动物中存在明显的汞蓄积,各种植物不同部位的汞含量为0.47~331.4mg·kg-1;苔藓可以高度富集汞.  相似文献   
103.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程度是引起该区土地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224%。在此基础上,以地貌面、土壤类型、裸石景观特点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灌草分布,以GPS为定位手段,借助GIS平台,完成老街村土地类型单元调查和制图;并利用多因子得分的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为土地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土壤挥发性汞释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冯新斌  陈业材  朱卫国 《环境科学》1996,17(2):20-22,25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野外现场测量土军发性汞释放通量的实验装置,于1993-08至1993-10在贵州省三类地区(高汞区、人为汞污染区和背景参考区)的5个采样点进行土军发性汞释放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军发性汞释放通量具有白天高于夜间的昼夜变化规律,土挥发性汞释放通量与土壤总汞含量、在气气温相关。  相似文献   
105.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 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 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程度是引起该区土地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 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224%。在此基础上, 以地貌面、土壤类型、裸石景观特点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灌草分布, 以GPS为定位手段, 借助GIS平台, 完成老街村土地类型单元调查和制图; 并利用多因子得分的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石漠化土地适宜性, 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 为土地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6.
贵州兴仁煤矿区水环境的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兴仁县煤矿区水体水质的分析结果表明,矿山水、地下水、河水水质类型分别为[S]CaⅡ型、[C]CaⅠ型、[S][C]CaⅠ型。矿山水具有高矿化度、高硬度、高电导率、低pH值的特征。而地下水和河水具有矿化度偏高、总硬度中等的水化学特征。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研究区地表水的水质有较大的影响,矿山水水体中的Fe、Mn、Al含量明显超标,水化学演化受控于矿业活动和地质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贵州省水田土壤和稻米As含量分布特征,及稻米食用健康风险并评估水稻安全种植性,采集水田土壤样品209个,水田土壤-水稻样品1 567组,测定其As含量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样品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①贵州省水田土壤主要呈中性,其保肥能力和有机质含量均为中等以上水平,土壤较为肥沃.水田土壤ω(As)范围为0.042~91.75 mg·kg-1,几何均值为10.03 mg·kg-1,经独立样本T检验,水田土壤As累积效应低于自然土壤As(P<0.05).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筛选值(0.2 mg·kg-1)相比,土壤样品超标率15.37%.②稻米ω(As)范围为0.001~0.937 mg·kg-1,几何平均值为0.108 mg·kg-1,10.21%的稻米样品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试行)》(GB 2762-2022)的限值,超标点位主要分布于黔南州的中北部和遵义南部县区等工矿业活动区周围.③经大米摄入的As对成人和儿童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且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贵州省水田稻米安全种植区划未见严格管控区域,水稻可实现安全种植.  相似文献   
108.
贵州省土壤硒的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贵州省 17 6× 10 4km2 的范围内 ,按点位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测定 ,获得 947件样品的算术平均值为 0 39mg kg ,中位数为0 30mg kg。全省土壤含硒量在 0 0 6~ 1 2 9mg kg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属于硒含量适中区。研究表明 ,贵州省的土壤大多数是基底岩石原地风化形成的 ,所以 ,基岩含硒量的高低对土壤含硒量起主要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石灰土(碳酸盐岩风化壳)形成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选自贵州遵义官坝、安顺天龙和贵阳龙洞堡三个剖面为例,运用ACNK和ACNKFM三角图解、元素对的协变特征及元素质量迁移系数,对石灰土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显示:石灰土形成地球化学过程遵循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之两阶段模式;官坝剖面的风化程度和过渡性具有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初级阶段的特征,天龙和龙洞堡剖面与红色风化壳的基本特征相似,体现出所经历的风化作用过程或所处的阶段不同;龙洞堡剖面与天龙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演化过程存在一些不同,可能指示灰岩和白云岩风化壳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10.
洞穴滴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贵州犀牛洞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揭示洞穴滴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对贵州镇宁犀牛洞3个滴水点的滴率、水化学组成等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示踪结果显示出犀牛洞滴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较快(28天以上),滴水的物质组成直接源自于洞穴环境,即土壤和岩石,而大气降水携带的物质成分较少,滴水点均受到不同源来水的影响。洞穴滴水的化学组成中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由水运移过程中水-土、水-岩作用导致的岩石溶解-方解石沉淀过程所控制,表明犀牛洞滴水点的次生沉积物可能记录了环境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