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官渡区养殖猪牛共计达21174头,年排放污水达26169t,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应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农业产业规划引导,加强养殖粪便的治理管理,规划畜禽粪便产业化,鼓励采用现代养殖企业管理办法,以加强对猪牛养殖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82.
张书海  阮端斌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0):2358-2370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区域资源基础条件、指导国土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承载力评价中动态承载机制不够清晰、资源要素动态性评价不够充分等问题,从开放系统角度反思承载力的时空动态性,探索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人口四个子系统间的关联耦合机制,讨论资源流动对资源流入地和流出地承载规模及承载质量的影响,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的理论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天津市武清区。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静态评价,该框架下的动态承载力评价结果更贴近于地方资源环境支撑的真实情况,对于地方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决策和区域层面的资源空间优化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3.
内蒙古河套灌区排水干沟微塑料赋存特征及质量估算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陆地径流中微塑料污染因其与人类联系更紧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分析内蒙古河套灌区排水干沟和总排水干沟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并对其质量进行估算,通过现场采样、密度悬浮法分离、显微镜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和比例流量法等,鉴定了河套灌区排水干沟和总排水干沟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形状、颜色、粒径和化学成分,并估算了总排水干沟日输送微塑料的质量.结果表明,河套灌区排水干沟和总排水干沟水体中微塑料丰度值范围为2880~11200 n ·m-3,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值范围为100~292 n ·kg-1;纤维状为最常见的微塑料形态,分别占据水体和沉积物的34.98%~70.39%和42.24%~58.56%;微塑料颜色以透明为主,分别占据水体和沉积物的46.43%~61.51%和40.41%~57.44%;微塑料粒径以<0.5 mm粒径最多,分别占据水体和沉积物微塑料的46.43%~61.51%和43.27%~54.79%;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得出聚乙烯是最常见的类型(43%),其次是聚苯乙烯(34%)和聚丙烯(16%);通过估算得出河套灌区总排水干沟每天可向乌梁素海排放的微塑料质量达到116.06 kg,并在乌梁素海积蓄后产生严重的微塑料污染效应.本研究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微塑料的污染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4.
空气资源评估方法及其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空气污染气候学的角度,提出了空气资源禀赋的概念、评估方法、等级划分及分区管控的理念.同时,以宜昌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为例,利用MM5耦合CALMET模式对大气环境系统进行解析,计算了宜昌市域范围高时空分辨率(1 km×1 km)通风系数A值分布,并作为空气资源禀赋等级分区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将空气资源分区的结果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给出其空间分布,强化了分区管控政策的空间落地.评估结果表明,宜昌地区空气资源禀赋等级共分为4级,A值在8以上的空气资源禀赋充裕的地区,约占市域面积的30.3%;较好和一般的地区,A值分别在5~8和3~5之间,约占34.1%和34.8%;A值在1~3之间空气资源禀赋稀少的地区,仅占0.8%.本研究提出的空气资源禀赋分区方法具有较强的合理性,预期在城市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布局与分级调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北京市丰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北京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建设用地不断向外扩展。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异常明显。丰台区作为北京城市边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具有典型性,在分析丰台区12年间土地利用的类型变化、数量变化、程度变化和区域变化特征基础上。对形成这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从社会经济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在统计软件SPSS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大。土地利用程度增加;耕地、园地和未利用地净减.而建设用地和林地净增.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主要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并且这些因素的驱动力指数是逐年增加的。政策的干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6.
为了使北京市城区基础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将城市基础建设中的污染降低,具体分析了基础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提倡在城区基础建设中发挥生态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朱恩赞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72-174
本文通过对盘龙区‘‘九五"期间降水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得出昆明市中心区酸雨的变化趋势,并加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白云湖湿地生态功能区规划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白云湖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特点,对其各个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进行湿地功能区域划分,并对各个区域进行了现状分析,从而得出最优目标,以期达到在保护好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9.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阐释历史街区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问题。通过分析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依据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借鉴国内外历史古城旅游利用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主客相融”模式和“低密高质”模式。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Ground water irrigation pumpage of the High Plains Aquifer is controlled at the state level in Texas and Oklahoma but at the regional level in Kansas and Nebraska. Critical declines in the aquifer that threatened the reliability of local public water supply wells prompted Nebraska's Upper Republican Natural Resources District (URNRD) to mandate water restrictions in 1978. Under current regulations, irrigators may not extract more than 1,842 millimeters of water per certified hectare (ha) in any five‐year period. Meter monitoring ensures that irrigators comply with restrictions. Farmers now incorporate irrigation scheduling into their cropping practices in order to meet URNRD controls.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irrigators are using ground water efficiently while complying with pumpage limits. Crop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CIR) from 1986 to 1999 were derived from a water balance approach incorporating Penman‐Monteith evapotranspira‐tion (ET) calculations from weather data supplied by the High Plains Climate Center automated weather station network. A ratio of average water pumped per well to the CIR was developed to verify irrigation efficiency. Results indicate that irrigation applications were less than CIR during most irrigation seasons. Irrig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can be attributed to crop rotations, favorable growing season precipitation, use of ET estimates to schedule irrigation, and water allocations limited to less than all certified hecta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