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88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28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膜生物反应器采取序批式运行方式,实验室人工配水,系统不排泥,运行220 d.结果表明,系统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均在96%以上,细菌胞外多聚物(EPS)以蛋白质为主,污泥浓度达到10 g/L以上,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改善时,跨膜压力(TMP)呈缓慢增长趋势,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纤毛虫、轮虫等原后生动物.  相似文献   
632.
分别采用水解酸化与好氧(SBR)、厌氧(UASB)与好氧(SBR)工艺对涤纶短纤维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研究。水解酸化与好氧工艺在进水COD为1 900 mg/L的时候,去除率在80%左右。采用UASB-SBR工艺,进水COD为2700 mg/L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6%,出水COD〈100 mg/L。实验研究表明,涤纶短纤维废水更适合采用UASB-SBR工艺来处理,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3.
实验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连续式膜生物反应器(continuous membrane bioreactor,CMBR)和序批式膜生物反器(sequencing batch membrane bioreactor,SMBR)的膜污染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MBR和SMBR出水C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5.42 mg/L和...  相似文献   
634.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连续曝气全程好氧的运行条件下,考察不同溶解氧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及N2O产量的影响。控制溶解氧浓度恒定在1、2、2.5和3 mg/L。结果表明,DO为2 mg/L和2.5 mg/L时,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7.9%和98.5%,同步硝化反硝化率均为99%。DO为2 mg/L时,系统中N2O产生量最低,为0.423 mg/L,占氨氮去除量的1.4%;DO为3 mg/L时N2O的产生量最高,为2.01 mg/L,是DO为2 mg/L时的4.75倍。系统中亚硝酸盐的存在可能是高溶解氧条件下N2O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步过程中没有NOx-的积累即稳定的SND系统有利于降低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635.
生物强化技术应急处理苯胺泄漏事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生物强化技术用于苯胺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可行性,以化工园区苯胺泄漏事故为场景,采用高效苯胺降解菌AN-P1强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应急处理100~500 mg/L苯胺废水。结果表明,生物强化系统应急处理500 mg/L以下苯胺废水,启动时间约3~4周期(2 d),稳定运行后对苯胺的去除率在96.3%以上,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在81.3%以上;曝气量(溶解氧)是影响降解的制约因素,其最适曝气量为0.5 m3/h。对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表明,强化系统SOD被诱导产生,对照系统中SOD被抑制,强化系统SOD酶活是对照系统的468倍,表明强化系统可有效消除苯胺降解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636.
苯胺黑药广泛用作铅锌硫化矿浮选捕收剂,是一种难生化降解浮选药剂.为考察苯胺黑药的厌氧降解行为,采用ABR(厌氧序批式折流板反应器)对苯胺黑药进行处理,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不同隔室中颗粒污泥的性状,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起主要作用的隔室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在进水ρ(苯胺黑药)和ρ(CODCr)有一定波动情况下,苯胺黑药和CODCr去除率在各阶段均呈增加趋势. 100 d成功启动后运行稳定;HRT(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苯胺黑药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67%~71%和68%~73%.反应器内出现大量颗粒污泥,沿水流方向颗粒污泥粒径分布逐渐减小,颗粒污泥规则、密实,不会流失.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反应器第1格和第2格中绿弯菌门菌群所占比例(分别为24.73%和33.60%)最大,其次是厚壁菌门(分别为24.17%和20.92%)和变形菌门(分别为18.93%和20.88%);在属的水平检测到Caldisericum、Leptolinea、Leuconostoc和Bacillus等,使得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和良好的降解作用.研究表明,ABR对苯胺黑药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637.
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微生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MiSeq对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样(山东莱芜,SD;广东深圳,GD;上海老港,SH;重庆长生桥,CQ)进行16S rD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并分析了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度、菌群结构及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取自垃圾填埋场GD土样的物种种类多于其他土样,GD、SD、SH、CQ土样的Shannon指数分别为5.52±0.026、4.76±0.030、4.89±0.037、3.43±0.027;所有覆盖土样的优势菌为Alphaproteobacteria(α-变形杆菌纲)和Betaproteobacteria(β-变形杆菌纲),所占比例范围分别为12.67%~25.54%,14.35%~18.88%;SD、GD和SH三种覆盖土样的优势菌为Sphing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分别占7.25%、10.67%、11.30%; Deltaproteobacteria(德耳塔变形杆菌纲)和Gamm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杆纲)的相对丰度分别与TN(r=1.00,P<0.001)和TP(r=1.00,P<0.001)呈正相关关系,且结合RDA图,TN、TP和OM含量可能是SD土样区别于其他土样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8.
研究碳源和硝酸盐对填加聚氨酯载体的SBBR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在SBR中填加聚氨酯载体,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相结合,形成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厌氧/缺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研究NaAc浓度、NaAc与丙酸钠的比例、NO3-浓度及NO3-投加方式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PO43-质量浓度在9~11 mg/L之间,COD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SBBR有较佳的除磷效果;当进水NaAc与丙酸钠配比为2时,进水COD自身降解速率较慢,且不影响除磷效果;分批次(这里分2次)投加硝酸盐有利于硝酸盐向亚硝酸盐的转化;NO3-质量浓度为65 mg/L左右时,能获得较好的除磷、除氮效果。填加聚氨酯载体的SBR装置除磷效果较理想;碳源和硝酸盐对SBBR反硝化除磷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39.
基于不同测序技术的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克隆文库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生物去除铁锰氨滤池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菌多样性,并探讨不同测序手段的差异.高通量测序获得15057条有效序列、共32个分类纲,克隆文库测序涵盖9个具有明确分类地位的纲(75条序列),前者能揭示更为丰富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功能菌(铁锰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分析过程中,一些功能菌属在克隆文库中出现,而在高通量测序中未检测到,反之亦然.与单一的测序手段相比,二者相结合能更好地揭示功能细菌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640.
为了分析苯系物(BTEXs)联合暴露后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管足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Illumina Hi SeqTM2000测序技术,对1.0 mg·L~(-1)苯系物(B)联合暴露12 h后和对照组(C)的仿刺参管足组织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经Trinity软件进行de novo组装,获得了145 675条unigenes。利用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共注释了35 330条unigenes。对比分析苯系物联合暴露组和对照组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获得了2 41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Log2Fold changes|≥1且FDR≤0.001),其中,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为1 049和1 369个。GOseq分析结果显示,158个DEGs显著富集在149个GO terms中,包括103个生物学过程、17个细胞组分和29个分子功能(P0.05);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994个差异基因映射到268条代谢通路,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理过程与其他生物的同源基因参与的信号传导、癌症、外源性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代谢等过程相类似。上述结果为在转录组水平筛选苯系物的生物标志物,解析苯系物对仿刺参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