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9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888篇
安全科学   2044篇
废物处理   127篇
环保管理   1185篇
综合类   3500篇
基础理论   621篇
污染及防治   345篇
评价与监测   401篇
社会与环境   571篇
灾害及防治   4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职院校试行"综合导师制"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学院迎接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学院“迎评促建”工作的要求,凸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要求,在环境工程系推行了“综合导师制”。意在充分发挥专业老师在教书育人、专业辅导、大学生人生规划和就业素质提高上的优势,积极构建环境工程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建立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型教育教学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灾害的概念及其发展入手,分析了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生灾变的原因,提出了减轻或防止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有效对策。文章对合理调控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农村生态经济平衡,防止或减轻农村灾害发生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整体开发管理的国际河流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际河流开发管理的现状,分析国际河流整体开发管理理论的演进。得出整体开发管理决策实施的原则及思路:流域开发管理要以流域边界为界,将整个水系自然联系的区域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统一权衡,突出共同利益,流域内开发与流域外开发相结合。以建立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机构。对国际河流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设计,即以国际河流流域为体系,各国国内流域测点为单元。国际流域综合协调委员会为决策支持中心、各国流域机构委员会为决策支持分中心。并研究系统的公用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开发、管理与维护。河流水资源、水环境实时监控等技术支持系统。实证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并指出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权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在分析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措施和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政府的自利性、选择性偏差、调控手段和行政分割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加快立法与强化执法、制定相应的经济制度与政策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成部分。本文从当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行政等级化的城镇管理制度限制小城镇的公平发展;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土地制度设置的不完善;阻碍了土地聚集和人口聚集的同步进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必要金融的支持;小城镇发展规划体制存在较大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改革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96.
从混沌系统的角度分析企业环境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观念。企业如何适应混沌的外部环境,制订有效的发展战略,从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所面临的动态环境表现在商业活动日趋全球化、速度日益成为关键要素、战略环境复杂程度大大加深及可测度大为下降、技术对企业战略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强等方面。由于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非均衡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如何认识和把握环境。是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难题,需要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基于混沌系统理论的假设,企业管理者要抛弃精确预测的管理理念。提高系统的自组织协同能力,建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使企业与环境达到和谐状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量增长的自然保护区实质上是一种环境剥夺现象。受环境考核体系与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是地方政府能够采取的比较成熟的环境保护手段。但是.通过博弈模型,可以推导出.受地方财政刚性预算约束.政府在地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不能对环境区原有居民落实各项补偿.也难以投入必需的保护性管理费用。于是.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保护区居民与管理机构之间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是:居民违反有关规定,尽可能延续以往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以抗衡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经济模式的压制;管理机构则实施开发性管理,以求自身努力。增加经济收入以保障自然保护区各项基础研究和管理活动。由于经营活动迎合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因此。在目前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普遍存在各种形式的开发性经营管理活动。但是.由于一些制度缺陷.在这种开发性管理战略中,一些环境区变相为政府权力支配下的环境资源.并借用可持续开发管理名义进一步转变成为某些地方机构与组织的私有环境资产。其后果是使自然保护区制度偏离了政策目标,也使环境区居民丧失了传统的环境支撑作用。对此论点.研究通过对近十年地方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的情况分析予以了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998.
在意大利举办的生态管理学习班,通过意大利专家学者的授课,使我在该领域的知识有所提高.这次学习的宗旨,是要把欧洲比较发达的意大利的环境保护领域的先进经验,尤其是生态管理方面的经验向中国环保工作者作介绍,希望在进一 步缩小中国环境保护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人、机、大气环境扰动的动力学模型。形成一个便于仿真计算的人-机-环境系统模型,针对驾驶员完成俯仰跟踪任务,研究了大气扰动对驾驶员控制特性和人-机闭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complex I of the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deficiency is a severe disorder with an often early fatal outcome. Prenatal diagnosis for complex I defects currently relies mainly on biochemical assays of complex I in fetal tissues such as chorionic villi (CV), and is only in a minority of cases possible by means of mutational analysis of nuclear-encoded genes of complex I. We report on our experience to date with prenatal diagnosis in pregnancies at risk for complex I deficiency. We measured complex I activity in native CV and/or cultured CV in 23 pregnancies in 15 famil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s in CV, 15 children were born clinically unaffected. Two prenatally diagnosed unaffected fetuses and two prenatally diagnosed affected fetuses were lost prematurely with spontaneous or provoked abortions, respectively. Two affected children were born (prenatally found to be affected). In two pregnancies a discrepancy between native and cultured cells was found. We conclude that prenatal diagnosis for complex I deficiency can be reliably performed. Pitfalls were encountered in using cultured CV as a result of maternal cell contamination (MCC). Future research on pathogenic nuclear mutations underlying complex I deficiency will exte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prenatal diagnosi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