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763篇
安全科学   393篇
废物处理   104篇
环保管理   323篇
综合类   2203篇
基础理论   312篇
污染及防治   305篇
评价与监测   660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太原市空气的SO2污染及树木的吸收净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太原市空气中SO2浓度的年际、月份和垂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SO2浓度低,污染较轻,春季和冬季的SO2浓度大,污染重,沿垂直方向在1m高处的SO2浓度最大,7m高的位置SO2浓度明显降低,20m处更低.测试了银杏、白蜡和国槐3种绿化树种的枝条韧皮部和叶片的含硫量,其逐月变化规律说明这些树种对城市空气中的SO2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是城市绿化和净化污染的优良树种.结合树木的叶片容量和含硫量的关系,评价了它们净化污染的效益,结合SO2垂直变化规律提出立体绿化配置.图2表3参7  相似文献   
952.
城镇绿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中山市小榄镇公园、街道、居住区等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公园、苗圃、金菊花园、镇府大院和小榄中学等绿化好、总绿量大的地带,CO2浓度[Ψ(CO2)/10^-6]和含菌量(n/m^-3)明显较低,负离子浓度明显较高;街道、新永路民居、商场、工厂、车站和果菜批发市场等绿化差、总绿量小的地带,Ψ(CO2)/10^-6和含菌量明显偏高,负离子浓度明显偏低.街道上空的Ψ(CO2)与车流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Ψ(CO2)与人流量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3.
气象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天津市为例,分析地面风场、大气层结及天气形势等主要污染气象参量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空气质量的相关关系;估算高、低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幅度;提出在天气气候分类的基础上,建立气象条件标准化分级,评估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水平的方法。研究表明:天津市采暖季高污染的天气形势出现的频率约为34%,而非采暖季高污染的天气形势出现的频率约为16%,ISCLT3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相应于相同的污染源排放数据库由于采暖季和非采暖季气象条件不同引起的SO2全市平均浓度的差异约在10%以上。污染源源强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高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空气污染的加剧作用大于低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空气污染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954.
成都市大气颗粒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4年成都市API指数及API>100日数百分数的再分析,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季节分布、区域分布状况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尝试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的季节分布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API>100时数百分数的季节变化状况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区域分布为城西北>城东>城北>城中心>城东南>城西>城南。城市发展对风向的改变比较明显,对风速的改变不明显。大气颗粒污染物年际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PM10浓度与SO2、NOX、湿度、气压呈正相关,与风速、蒸发量、温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55.
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北京市为案例,介绍一种包括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及区域环境影响分析等方法在内的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分析的整体技术方法,从而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分布及浓度分布特征、行业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地区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以及区域污染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等多方面特征,为城市大气污染的控制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对北京市的研究结果表明:对PM10,扬尘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SO2,采暖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NOx,交通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石景山、朝阳南等工业区以及老城区对北京市的大气环境造成重要影响,为需要优先控制的地区;北京市周边污染源对北京环境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其中RM10的影响最大(高达47.3%),北京市应同时加强对局地污染与区域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956.
我国空气颗粒物中烃类物质的来源解析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利用奇偶优势指标、最高峰碳数指标以及色谱峰型特征来判识正构烷烃的来源和利用浓度比值法、化合物的轮廓图特征法、多元统计方法和化学质量平衡法判识多环芳烃的来源,并指出这些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957.
对《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GB/T16129-1995)中实验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进口和天津显色剂的灵敏度有差别,但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最佳显色时间为2-8min;样品在0℃~4℃条件下保存4d对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958.
从典型高架点源到城市众多高架源的污染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高架点源的污染分布特征和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高架点源对天津市污染物排放贡献率为45%,但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为12%。  相似文献   
959.
空气污染预报污染物排放清单数据库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津市空气污染预报污染源数据库建立的目的和方法,该数据库不同于常规的污染源数据库,要按模型需要对污染源信息进行了模式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应用于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预报结果达到课题设计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60.
An integral model for the plane buoyant jet dynamics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buoyant jet effluxes spaced along a diffuser line is considered as an extension of the round jet formulation that was proposed in Part I. The receiving fluid is given by an unbounded ambient environment with uniform density or stable density stratification and under stagnant or steady sheared current conditions. Applications for this situation are primarily for submerged multiport diffusers for discharges of liquid effluents into ambient water bodies, but also for multiple cooling tower plumes and building air-conditioning. The CorJet model formulation describes the conservation of mass, momentum, buoyancy and scalar quantities in the turbulent jet flow in the plane jet geometry. It employs an entrainment closure approach that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 separate contributions of transverse shear and of internal instability mechanisms, and contains a quadratic law turbulent pressure force mechanism. But the model formulation also includes several significant three-dimensional effects that distinguish actual diffuser installations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These relate to local merging processes from the individual multiple jets, to overall finite length effects affecting the plume geometry, and to bottom proximity effects given by a “leakage factor” that measures the combined affect of port height and spacing in allowing the ambient flow to pass through the diffuser line in order to provide sufficient entrainment flow for the mixing downstream from the diffuser. The model is validated in several stages: First,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asymptotic, self-similar stages of plane buoyant jet flows, i.e. the plane pure jet, the pure plume, the pure wake, the advected line puff, and the advected line thermal, support the choice of the turbulent closure coefficients contained in the entrainment formulation. Second, comparison with data for many types of non-equilibrium flows with a plane geometry support the proposed functional form of the entrainment relationship, and also the role of the pressure force in the jet deflection dynamics. Third, the observed behavior of the merging proces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multiport diffuser discharges in both stagnant and flowing ambient conditions and with stratification appears well predicted with the CorJet formulation. Fourth, a number of spatial limits of applicability, relating to terminal layer formation in stratification or transition to passive diffusion in a turbulent ambient shear flow, have been proposed. In sum, the CorJet integral model appears to provide a mechanistically sound,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presentation of complex buoyant jet mixing processes, provided the condition of an unbounded receiving fluid is satis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