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2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安全科学   34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344篇
综合类   1295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174篇
评价与监测   107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已成为土木工程界关注的一个新的课题。对南京市栖霞镇某场地进行了列车振动现场试验,得到了不同列车车型与车速下的地面振动速度时程曲线,给出了地面振动速度的频谱特性和衰减规律,分析了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的传递路径,为进一步研究轨道交通振动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2.
膨胀土地基中大比例模型桩浸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埋设在膨胀土地基中的一试桩的长时间浸水试验观测,模拟了自然降雨气候条件下单桩位移、沿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分布、地基胀缩及其时间变化等基桩一系列工作性状和桩-土共同作用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桩顶位移呈现出先下沉后回升并最后趋于稳定的3阶段特征;桩身全长受拉,轴力沿桩身分布呈“波峰”形态。基桩的最大轴力位于桩的中下部,轴力峰值历经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性点在浸水过程中,其位置有从桩下部上移的现象;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比随时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并渐趋稳定的3阶段特征。研究结果对膨胀土地基中的桩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3.
军用设备淋雨环境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志宏  李金国  张景飞 《环境技术》2007,25(5):14-16,52
淋雨试验方法是一种人工环境试验方法.这里简要介绍了进行淋雨环境试验的目的、适用范围及环境影响因素,并说明应从产品使用环境、本身特点及产品技术条件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确定各试验参数,同时指出应根据产品结构状态、使用目的来选择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144.
张成才 《环境技术》2007,25(5):24-28
机动车零部件产品通过防尘试验来验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能,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机动车零部件产品IP防尘等级试验的基本要求,对防尘试验设备选型方面做出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45.
利用动体视力检测仪,对沙漠公路行车途中汽车驾驶员进行包括静视力和动体视力在内的视觉特性的实地测试,并就获得的1004个有效样本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对受测驾驶员静、动体视力总体情况及其与驾驶员年龄、驾龄、持续行车时间、检测时的气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实测分析表明:沙漠公路受测驾驶员静视力和动体视力平均值分别为1.3和0.7;动体视力相对于静视力的平均下降幅度为44.75%,远高于绿洲地区。关联度分析也表明,驾驶员的年龄、驾龄、驾车时间以及测试温度4项因素对其静视力、动视力以及视力降幅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关联度均在0.76以上。  相似文献   
146.
隧道火灾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顶部开口的城市隧道在采用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火灾特性,在已建成的隧道中设计并实施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了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纵向变化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结果对比的方法验证了H.Kurioka等人建立的隧道火羽流模型及其计算公式的可靠性,为市政公路隧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隧道火灾的研究及其消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7.
通惠河水质毒性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析水质理化指标,大型溲运动及生存抑制试验和蚕豆在微核试验,对通惠河水进行监测,并结合现场调查,评价通惠河水污染状况。表明,通惠河水污染较重,并具有一定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48.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灾害风险定量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将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区域灾害风险的定量估算,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灾害风险的定量估算方法。计算实例表明,文中给出的方法可便捷地用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灾害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9.
ABSTRAC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low processes, solute-trans. port processes, and ground-water/surface-water interactions on the Santa Clara River in Ventura County, California, a 24-hour fluorescent-dye tracer study was performed under steady-state flow conditions on a 45-km reach of the river. The study reach includes perennial (uppermost and lowermost) subreaches and ephemeral subreaches of the lower Piru Creek and the middle Santa Clara River. The tracer-test data were used to calibrate a one-dimensional flow model (DAFLOW) and a solute-transport model (BLTM). The dye-arrival times at each sample location were simulated by calibrating the velocity parameters in DAFLOW. The simulations of dye transport indicated that (1) ground-water recharge explains the loss of mass in the ephemeral middle subreaches, and (2) ground-water recharge does not explain the loss of mass in the perennial uppermost and lowermost subreaches. The observed tracer curves in the perennial subreaches were indicative of sorptive dye losses, transient storage, and (or) photodecay - these phenomena were simulated using a linear decay term. However, analysis of the linear decay terms indicated that photodecay was not a dominant source of dye loss.  相似文献   
150.
Study on Fish and Amphibian Embryo-Larval Toxicity Te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hort-term biomonitoring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chronic toxicity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In this paper, the aquatic toxicity of four important pollutants in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including acrylonitrile, acetonitrile, sulphocyanic sodium and dimethyl formamide, was studied with fish and amphibian embryo-larval toxicity tests using Cyprinus carpio and Rana nigromaculata as test organisms. The objective is to present some useful data for establishing short-term chronic toxicity test methods used to perform biomonitoring in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ronic toxicity of acrylonitrile to fish and amphibians was the highest of the four test pollutants, followed by NaSCN, acetonitrile and DM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arp embryo- larval test to chemical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 nigromaculata embryo-larval 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