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秦晓雷  章涛  #  孙红文 《生态毒理学报》2016,11(2):231-237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作为塑料添加剂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其环境污染和风险评价已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对中国各地区88个室内灰尘样品和86个室外灰尘样品进行了调查,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在两类灰尘中广泛存在,10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总浓度分别为9.60~4 130μg·g~(-1)dw和0.102~1 430μg·g~(-1)dw,且室内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高于室外灰尘。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差异很大,但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n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 BP)在各地区都是主要组分,三者总量占总PAEs的95%以上。估算了成人和儿童每天通过灰尘摄入DEHP、Dn 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总量分别为5.32×10~(-2)~1.81、2.21×10~(-2)~0.595、1.90×10~(-4)~5.62×10~(-3)μg·kg~(-1)bw·d~(-1)和1.20~8.32、0.704~3.47、4.48×10~(-3)~2.43×10~(-2)μg·kg~(-1)bw·d~(-1);灰尘中DEHP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R)分别为7.45×10-7~2.53×10-6和1.68×10-5~1.16×10~(-4)。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评价该类物质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2.
有机磷阻燃剂在不同含氧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炜  景传勇 《环境化学》2014,(10):1692-1699
在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多壁碳纳米(MWCNT)及其相应含氧碳管的表征基础上,对OPEs的界面吸附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OPEs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12.0 mg·g-1).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吸附,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校准相关系数分别在0.929—0.999和0.822—0.999范围内.碳纳米管与OPEs间的主要吸附作用机制为疏水相互作用,芳香取代OPEs与碳管管壁间的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对吸附有重要贡献.碳纳米管对OPEs的最大吸附量由碳管比表面积决定,而不受OPEs本身疏水特性的影响.碳管表面氧化引入的含氧基团能通过减弱碳管表面的疏水性和减少表面有效吸附位点来降低碳管对OPEs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203.
普遍认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被广泛应用于增塑剂、化妆品中,具有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以及拟/抗雌激素活性、拟/抗甲状腺激素活性等内分泌干扰特性。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很容易扩散到环境中,在土壤、大气、水环境中均有检出,是环境中常见污染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综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影响、国内外天然水体、地下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讨论消除水环境中PAEs污染的强化混凝、吸附、膜处理、生物处理和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因其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饮用水和污水中不同种类的有机污染物而备受关注,且发展迅速。重点介绍了高级催化氧化法对水环境中PAEs的去除,包括催化湿式过氧化物氧化过程,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光催化氧化过程,超声波、微波辅助催化氧化过程以及高级纳米催化氧化过程。其中,Fenton催化氧化技术在氧化过程中通过使用催化剂或协同紫外光等方式产生高度反应性羟基自由基,可无选择性地将PAEs完全降解为无毒无害的小分子物质,对PAEs的氧化去除效果最好。虽然在高级氧化过程中应用催化剂可大大提高氧化效率和降解程度,但催化氧化法耗能较大、催化剂消耗量大、受水体pH值的影响,且研究大多限于实验室阶段,未能大量投入工业应用,需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提高催化剂选择性、优化催化氧化反应条件、优化设计催化反应器、与其他技术耦合是水体中PAEs类环境激素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4.
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预富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首次采用国产新型D402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结果表明,D4020树脂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省时,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用自制的下班富集柱研究了各因素对吸附率及洗脱率的影响,柱长,流速,PH值及洗脱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5.
● Six largely produced agricultural biomass wastes were pyrolyzed into biochars. ● Feedstock type significantly determined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iochars. ● The biochars showed powerful adsorption capabilities to Plasticizer DEP. ● Giant reed biochar with higher DEP adsorption was a prominent sorbent. Plastic pollution as a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among which the removal of inherent plasticizer (e.g., 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However, the effects of biochar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feedstocks on the adsorption of PAEs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chars derived from six largely produced biomass wastes in China at 400 °C, as well as their performance in adsorption of diethyl phthalate (DEP), one of frequently detected PAEs in aqueous environ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tion in feedstock type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roperties (e.g., porosity, specific surface area,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of biochars, which affected DEP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seudo-second order and Freundlich models fitted the adsorption data well,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s mainly included hydrophobic effect, followed by micropore filling, hydrogen bonding, and π-π EDA interactions.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reveal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a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DEP on these biochars slight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pH bu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ionic strength. Among these biochars, the giant reed biochar with relatively higher DEP adsorption and low desorption exhibited the great efficiency for DEP removal as an environment-friendly sorbent. These results highlighted the significant roles of micropore filling and hydrogen bond in determining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esigned biochars prepared from selecting suitable agricultural straws and wetland plant waste to typical plasticizer. The findings are useful for producing designed biochars from different biomass wastes for plasticizer pollu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206.
萝卜对邻苯二甲酸酯(PAEs)吸收累积特征及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玻璃室处理和覆土处理(人工污染土壤上覆盖原土壤)的方法控制萝卜的PAEs来源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处理分别为:(1)原土壤,暴露于大气中(空白1);(2)原土壤,置于玻璃室中(空白2);(3)人工污染土壤,暴露于大气中;(4)人工污染土壤,置于玻璃室中;(5)人工污染土壤上覆盖2 cm厚原土壤,暴露于大气中;(6)人工污染土壤上覆盖2 cm厚原土壤,置于玻璃室中.盆栽后应用GC/MS对土壤和植株样品中的PAEs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萝卜对PAEs的吸收累积特征及途径.研究结果表明,萝卜茎叶和直根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含量均低于检测限,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含量与土壤污染浓度成正相关关系,DBP的含量高于DE-HP,两者主要分布在茎叶中.未覆土处理与覆土处理相比,前者盆栽的萝卜茎叶中DBP和DEHP的含量均高于后者,但在2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萝卜茎叶可以吸收污染土壤中挥发出来的DBP和DEHP,但直根吸收运移是茎叶中DBP和DEHP的主要来源途径.玻璃室处理导致萝卜茎叶中DBP含量的提高,在大棚蔬菜生产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07.
固体废弃物浸出液中酞酸酯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固体废弃物浸出液中酞酯的方法。实验建立了Zorbax-CN柱和含0.1%异丙醇的正己烷为洗脱液,在224nm处紫外检测的液相色谱系统,并应用系统测定了北京市城市垃圾浸出液中的酞酸酯。该系统可有效地分离漫出液中非极性有机物和酞酸酯组分,并有效地避开了一部分与酞酸酯极性相近的有机物的干扰,浸出液经正己烷萃取,浓缩后,不需净化(如柱层析)即可直接进入液相色谱系统进行了分析,5种酞酸酯  相似文献   
208.
水和废水中酞酸酯的测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Zorbax-CN柱和含0.1%异丙醇的正己烷为洗脱液,在224nm处紫外检测的液相色谱系统,并应用该系统测试了北京市工业废水、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中的酞酸酯。水样经正己烷萃取后,不需净化(如柱层析)即可直接进入液相色谱系统进行分析。方法检出限:酞酸二甲酯1.0ng;酞酸二乙酯0.4ng;酞酸二正丁酯、酞酸二正辛酯和酞酸-双-(2-乙基己基)酯为0.2ng。定量分析的线性范围为0.1~450ppb,回收率为70~110%,5~7次平行测试的变异系数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209.
大气样品中酞酸酯的分离与测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以硅胶薄层色谱法预分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回收率达90%以上。利用该方法分析济南市大气颗粒物中酞酸二丁酯和二异辛酯的污染浓度分别为457和595ng/m3。   相似文献   
210.
邻苯二甲酸脂的微生物分解性及其分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说明了邻苯二甲酸脂的用途及安全性。再次介绍了邻苯二甲酸脂的微生物可分解性、分解途径及分解的中间产物、参与微生物分解的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