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87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Industrial SO2 is the most important air pollutant in China.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technological impacts on industrial SO2 emissions in China in terms of: amount, intensity,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tructure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It shows that industrial SO2 emissions have linear growth alongside increas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particularly the rise in coal consump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ical factors to decreases in the intensity of energy consumption is 25%, while the structural factor is 75%. The power industry accounts for 52.6% of total industrial SO2. Optimis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can reduce SO2 emissions by 1.98 million tonnes per year.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for industrial SO2 abatement: adjustment of the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thermal power generating units, acceleration of flue gas desulphurisation projects,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development of eco-industries and a reduction in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In addition, an effective way to abate industrial SO2 emissions is to promote governance strategies to stricly enforce SO2 emission standards, conduct emission trading, and formulate incentives for encouraging cleaner production and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462.
环境保护因素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环境因素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影响,重点分析了SO2等污染物对企业发展的限制,指出了钢铁企业排污经费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为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63.
钢铁联合企业二氧化硫减排与控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综述钢铁联合企业SO2减排与控制技术应用状况及常见的脱硫原理与特点,特别提出了钢铁企业利用自产可脱硫资源达到以废治污目的。  相似文献   
464.
针对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的演变特征,于2005年夏季在上海下风方向站点太仓进行大约30d的观测.观测发现颗粒物生成-成长过程主要发生于混合充分、有区域代表性的气团中.应用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数据计算了颗粒物凝结汇、可凝结性蒸气浓度、可凝结性蒸气源速率、颗粒物成长速率等过程特征量.颗粒物成长速率平均为6.0nm/h,可凝结性蒸气浓度平均为8.2′107/cm3,其源速率为3.1′106/(cm3×s).利用后向气流轨迹对影响颗粒物生成-成长过程的气团来源进行分析,并利用观测所得SO2浓度及过程特征量计算了不同气团影响下气态硫酸蒸气对颗粒物成长速率的贡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气团影响下硫酸贡献量最大,为59%,北方气团影响下硫酸贡献量次之,超过53.8%,受南方气团影响下硫酸贡献量最低,为30%.  相似文献   
465.
中小型工业锅炉石灰湿式脱硫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t/h的锅炉上进行了石灰湿式脱硫的冷、热态试验,阐述了气体参数和浆液参数对脱硫塔阻力和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脱硫塔内的气体速度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脱硫塔阻力小于300Pa,脱硫效率大于50%,是一种投资省、阻力低、占地少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开发前景的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466.
中国SO2减排控制指标体系与减排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通过建立SO2减排控制指标体系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减排SO2的影响因素,建立了SO2减排量函数关系表达式,并对中国SO2减排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67.
比较分析了饮用水及污水中高浓度六价铬的两种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硫酸亚铁铵滴定法适合于高浓度六价铬废水中总铬的测定,重铬酸钾法适合于直接测定高浓度六价铬含量.  相似文献   
468.
废茶活性炭脱硫脱硝性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磊  张彬  邓文 《环境科学》2014,35(10):3674-3682
为探讨废茶活性炭对于SO2和NO脱除作用的制约因素,分别考察了材料孔径结构、石墨化程度及表面结构对其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其吸附机制及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较高的石墨化程度是影响材料脱硫性能的主要因素,微孔径较小且含氮碱性基团较高时有利于SO2的脱除;发达的中孔结构是制约NO脱除效率的关键因素,含氮碱性基团对NO的脱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烟气中SO2和NO共存时,材料的脱硫脱硝性能均有所降低,氧气和水蒸气的加入能够改善其脱硫脱硝效率;废茶活性炭在无水环境下对于SO2和NO的吸附作用均以物理吸附为主,水蒸气的存在促进了材料对SO2的化学吸附;通过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发现,Bangham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材料脱硫脱硝的动力学过程,其R2均高于0.989,材料对于SO2和NO的吸附速率常数均随氧气和水蒸气的加入而减小.  相似文献   
469.
通过比较成熟的A值法推导出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唐山市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SO2的总的环境容量。根据污染源调查数据得出工业区现有企业SO2的排放总量,最后估算出工业区剩余的SO2环境总量。得出的数值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也可为园区内和即将入园的企业提出一定的要求。在计算小型工业园区中误差较小,可广泛应用于小型工业区的规划中的环境容量估算。  相似文献   
470.
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规定了各等级评价的现状监测内容和要求,但在具体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实践中,还存在不少技术性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环境监测人员做好大气环境影响评现状监测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