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717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1658篇
基础理论   199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191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环境监测》创刊于1985年,是由生态环境部主管、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的环保科技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为ISSN 1002-6002、国内统一刊号为CN 11-2861/X。  相似文献   
992.
鲁涵  曾妍妍  周金龙  孙英 《环境科学》2022,43(10):4459-4469
为了揭示新疆喀什噶尔河下游平原区地下水咸化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Duorv图、PCA-APCS-MLR模型、离子比值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2018年采集的69组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总体呈弱碱性,TDS的变化范围为573.0~16700.0 mg ·L-1,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l、SO4和SO4·Cl型;咸化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从潜水至深层承压水咸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规律;蒸发浓缩作用和溶滤作用是导致研究区地下水咸化的主要因素,从潜水至深层承压水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逐渐减弱,而蒸发盐岩的风化溶解持续加强,也是导致深层地下水咸化程度大于浅层地下水的首要因素;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地下水咸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邻含水层咸水的越流补给加剧了研究区地下水的咸化.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改进了传统有机样品前处理步骤,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直接装填于TD管并与气相色谱联用的自动化热脱附装置,建立的新型热脱附(thermo desorption,TD)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72种非极性有机物(non-polar organic compounds,NPOCs),包括34种多环芳烃(polylicycle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1种苯并噻吩、27种(C_(10)~C_(34))烷烃(alkanes)、5种霍烷(hopanes)和5种甾烷(steranes)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优化了承载样品装填方式、热脱附条件和进样模式等参数.结果表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多环芳烃、正构烷烃、霍烷和甾烷的检出限分别为0.01~1.0、0.1~8.0和0.50~2.0 ng·m~(-3),标定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在0.9以上.热脱附效率分别为:多环芳烃95%~100%、正构烷烃81%~100%、霍烷和甾烷83.1%~100%.与传统溶剂超声萃取的方法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偏差基本小于30%,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临安和上海PM_(2.5)中的痕量NPOCs的定量分析表明,采样期间两地大气PM_(2.5)中NPOCs以烷烃为主,其次为PAHs.特征比值法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煤炭燃烧.  相似文献   
994.
重庆雪玉洞地下河溶解态脂肪酸来源解析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岩溶地下河中溶解性有机质来源及变化特征,2014年11月1日和11月8日分别对重庆丰都雪玉洞地下河入口(Site 1)及出口(Site 2)进行取样,利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GS-MS)对样品中溶解态脂肪酸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ite1和Site2溶解态脂肪酸平均浓度分别为1698和4419 ng·L~(-1),地下河出口处溶解态脂肪酸浓度明显高于地下河入口处;各采样点中溶解态脂肪酸组成以低碳数饱和直链脂肪酸(C≤20:0)为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雪玉洞地下河水中DOM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次为洞外地表河流中DOM向雪玉洞地下河水中的输入.另外,洞内游客的旅游活动对地下河水中DOM的来源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与监测分析方法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已被证实具有“三致”作用的碳氢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大气、水、植物和土壤中。介绍了多环芳烃的特性和来源,研究了它的迁移转化,着重阐述了它的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6.
稳定氢氧同位素在定量区分植物水分利用来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德玉  欧阳华 《生态环境》2007,16(2):655-660
全球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是当前科学研究关注的主题之一,了解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有利于人类对未来生存环境的预测和适应。生态系统中不同来源水分对植物生长相对贡献决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程度和响应结果,因此跟踪和分析植物利用水分的来源是制定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介绍了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研究历史及其在定量区分植物利用水分的来源研究中的应用原理与具体方法。由于土壤水分在被植物根系吸收及随后沿导管向上传输的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不发生水分交换,因此不存在同位素的分馏过程,所以植物茎木质部水分同位素组成能反映出植物利用的来源水分同位素信息。通过比较植物茎木质部水分与植物利用的不同来源水分同位素值,利用二项或三项分隔线性混合模型(two-orthree-compartment linear mixing model),可以估算出植物对不同来源水分的相对使用量。而由于植物叶片水分同位素组成受到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降雨和土壤水分的异质性等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植物茎木质部水分和叶片水分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可以得到植物周围环境的气候信息。植物利用水分的来源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并且,不同生活型植物在利用水分来源上存在明显不同。植物根系的分布及根深是决定植物利用水分来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表层和深层根系的相对分布及其活性影响着植物吸收水分的范围。当然,利用线型分隔混合模型定量区分植物利用水分的不同来源,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而且,尽管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正迅速发展起来,但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来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还只是刚刚展开,还有许多方面值得去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97.
阐述了厂界噪声测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和对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并且对不确定度分量评定中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实例计算,为测量的不确定度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评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多氯联苯Polycklorinated Biphenyls(PCB)是一种全球性毒性污染物,现已证明它可以引起人的多种疾病,还疑似与一些癌症有关.本文作者就多氯联苯的结构、性质、污染来源及如何防范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范小克  张金霞 《环境》2008,(6):20-22
选择食用菌作为解决人类食物来源的第三条主线,是"自然循环经济"的突出表现,是"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