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31.
针对石油石化企业HSSE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系统方法设计提出了石油石化企业HS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从企业整体角度,运用战略思维提出HSSE管理体系运行的推进模型和方法,从战略、组织、能力、信息、流程、绩效6个方面,提出HSSE管理体系运行要求。通过创新HS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和推进方法,企业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整合有限资源实现HS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从而提升企业HSSE绩效。  相似文献   
132.
ESOWT专家系统用于选择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ESOWT由主控模块,I/O模块和专家系统骨架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知识表达采用框架式结构,该系统可在IBM PC及共兼容机上运行,ESOWT主要用于帮助确定某种工业废水的最佳处理工艺流程,并给出相应的基建投资、运行及电耗等投资预算。  相似文献   
133.
新平县生态民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平县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特点,综合相关自然和社会因素,确定森林覆盖率,水土流人率,土地垦植率,人口密度等九项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评价表明,新平县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良,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坡面积过大,人口密度偏高,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4.
因果关系判定包括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因果关系判定和环境污染物从源到受体的暴露路径的建立与验证两个部分.因果关系判定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重点和难点,因果关系的判定对环境损害案例的结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结合印染企业水环境污染事件案例实践基础上,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因果关系判定方法进行了探讨,为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方法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5.
古旧建筑经多年使用之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材料劣化、结构损伤等,在抗震性能和结构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近年来,我国建筑结构检测工作广泛开展,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这些珍贵的检测成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针对建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某历史保护建筑物,根据前后相隔10年的2次结构检测鉴定结果,分析了建筑物服役过程中,其材料、构件性能、结构安全性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以及造成构件损坏的主要原因。鉴定结果认为,该建筑物整体性依然良好,能满足历史建筑物保护和结构承载能力的要求。同时,结合该建筑物现状,分析了其结构构件时变安全性,为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6.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程度是引起该区土地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224%。在此基础上,以地貌面、土壤类型、裸石景观特点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灌草分布,以GPS为定位手段,借助GIS平台,完成老街村土地类型单元调查和制图;并利用多因子得分的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为土地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7.
介绍了卸料系统改造前的状况,对卸料系统流程和操作步骤的改造。改造后保证了腈纶装置安全运行,减少了环境污染,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8.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 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 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程度是引起该区土地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 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224%。在此基础上, 以地貌面、土壤类型、裸石景观特点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灌草分布, 以GPS为定位手段, 借助GIS平台, 完成老街村土地类型单元调查和制图; 并利用多因子得分的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石漠化土地适宜性, 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 为土地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9.
公益诉讼是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水生动植物资源损害情况、致害因素以及二者之间因果关系的准确判定是确定赔偿并公正判决的基础,对于能否通过诉讼达到修复生态损害、维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474件涉及水生动植物损害的公益诉讼案件判决文书,结合前期学者研究和个别案件探究,从鉴定评估的主体、内容、结果三个方面,评析当前公益诉讼案件中水生动植物资源鉴定评估状况。结果发现,公益诉讼中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损害评估存在评估主体制度不健全、评估标准和规范不完善、评估结果可靠性欠缺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应当充分考虑水生动植物资源的特殊性,加强评估主体的制度建设、明确并细化评估标准,及规范并落实评估相关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0.
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价格评估——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  刘耀林  龚健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115-2123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对耕地价值缺乏完整认识,造成了耕地价格与转用建设用地价格的不连续性,论文在土地资源总价值理论基础上,通过对耕地价值的重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增值空间分析以及权益归属的研究,重新构建了城乡交错带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价格评估体系,提出耕地价格是经过外部性内在化以后的耕地资源权利的价值体现,它包括耕地实际生产收益价格、社会保障价格、社会稳定价格、生态安全价格和发展权价格5部分。同时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得出南阳市水田单位面积价值总量价格测算结果为139.81元/m2,该评估较好地反映了耕地的转用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