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60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425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含碳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威胁.分别于2012年夏季及2013年冬季在南宁市选取六条主要交通干道采集了PM10、PM2.5样品,分析测定了其中的碳组分.结果表明,碳组分浓度季节变化明显.碳组分在细颗粒物中占有比重比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大.存在二次有机碳污染.对8种碳组分丰度分析说明南宁市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及生物质样品燃烧.  相似文献   
92.
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在丙烯酸树脂分子中引入有机硅,制备一种具有低表面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CP-CC021。方法探讨合成工艺中有机硅单体和引发剂含量以及添加纳米级Si O2粒子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获得了最大接触角的最佳工艺条件,添加纳米Si O2粒子增大了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大量微-纳结构状的突起,显著提高涂层的疏水性能。结论有机硅单体(VTMS)质量分数为23.0%,引发剂(AIBN)质量分数为0.50%,纳米Si O2粒子添加量(质量分数)为7.4%,得到的涂层接触角为126.1°。  相似文献   
93.
采用过氧化氢在常温常压下对模拟含硫废水进行受控氧化,探讨了受控氧化过程对单质硫收率的影响,并对氧化过程中固相产物的形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投加量为9 m L·L-1、初始p H为6、反应时间为10min条件下,将反应体系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在(30±5)m V时能较好实现含硫废水的受控氧化,此时单质硫收率达76.35%,当体系ORP由(-50±5)m V升高至(50±5)m V时,副产物S2O2-3收率显著下降,由26.54%下降至5.3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氧化过程中的固相产物主要为正交晶系斜方硫;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液相中的单质硫由多个极小的颗粒聚集而成,其粒径由纳米级逐渐增大至微米级.同时,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分散剂证明了单质硫颗粒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颗粒间发生了团聚.  相似文献   
94.
有机污染物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土壤颗粒物上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亲水性的苯酚和新脂性的对氯苯酚,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芦苇地中的天然颗粒物上的吸队规律。对于亲水性有机物,它在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浓度ce的对数与吸附率q的对数呈直线关系;而亲脂性有机物的吸附则符合Linear吸附关系,即平衡浓度ce1与吸附率q1之间呈直线关系,且吸附量明显高于亲水性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95.
采用中流量TSP采样器在北京大学住宅小区和教学楼同步采集了室内和室外的大气颗粒物样本 ,分析了其中的HCHs和DDTs残留量 .结果表明 :室内外大气颗粒物中∑HCH的含量分别为 0 1 39ng·m- 3和 0 1 63ng·m- 3,∑DDT含量为 0 40 1ng·m- 3和 0 42 4ng·m- 3.室内外的浓度差别不大 .但由于室内空气颗粒物含量显著低于室外 ,其颗粒物中HCHs和DDTs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室外 ,这可能与室内颗粒物的粒径较小有关 .考虑到室内外空气颗粒物中有机氯异构分布的相似性 ,居住区室内空气颗粒物中的HCHs和DDTs主要来自室外 .而实验室内空气在一定程度上受HCHs内部源污染 .  相似文献   
96.
北京市不同区域采暖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分级采样器分别采集北京市不同区域采暖期的大气颗粒物,分析多环芳烃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总多环芳烃的含量城乡结合带为7486—43687ng·m-3,郊区为11993—39786ng·m-3.在城乡结合带,80%以上的多环芳烃存在于粒径<20μm的颗粒物中;在郊区,77%以上的多环芳烃存在于粒径<20μm的颗粒物中.比较不同环数的多环芳烃在不同粒径范围内大气颗粒物中的分配比例,发现随环数的减少其分配比例呈现归一化.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中苯并(a)芘均与总多环芳烃含量显著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97.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用于表征矿物超细颗粒结构特征的显微镜、光谱、质谱和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污染物的吸附、氧化还原和催化转化作用,总结了矿物超细颗粒的食物链积累、生物和生态毒性等环境效应,并对颗粒结晶路径、风险管控和微纳界面调控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超细颗粒是连接微观物质与宏观矿物晶体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复杂基质中矿物颗粒的环境属性及其与污染物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功能材料的设计,促进绿色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济南秋季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在线观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8年9月29日—10月15日使用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捕集系统实时、在线分析了济南秋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并结合气象资料和部分前体物(SO2,NOx和O3)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济南秋季燃煤污染严重,SO42-,NO3-和NH4+是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组分,三者质量浓度之和占总水溶性离子(TW SI)质量浓度的90%以上;SO42-污染物主要受远距离传输的影响,NO3-和NH4+污染物主要受局地源的影响;SO42-和NO3-的昼夜形成机理不同,它们的形成过程主要受相对湿度、温度和O3浓度的影响.周边地区生物质燃烧导致了济南重污染天气的产生,降水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较强.对比土壤和海盐中各种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可知,济南秋季PM2.5中的K+受生物质燃烧的影响较大,C l-主要来源于海盐和生物质燃烧,Na+主要来源于海盐.  相似文献   
99.
铁屑去除酸法地浸采铀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法地浸采铀过程中,硝酸及硝酸盐的广泛使用使硝酸盐在地下不断累积并扩散到地下水中,这给矿区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本试验以铁屑为还原剂,对该地下水中NO3--N的去除进行了批试验和动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铁屑可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NO3--N,其去除率随pH值的降低而逐渐升高;溶液中共存的Ca2 、Mg2 对NO3--N的去除影响不大,而SO42-、HCO3-的存在可明显降低NO3--N去除率;铁屑最佳投加量为120 g/L,铁炭最佳体积比为1∶1;二级柱可以明显提高柱子的稳定运行时间,在55 h内NO3--N去除率可保持在93%以上,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
• Bacteria could easily and quickly attached onto TEP to form protobiofilms. • TEP-protobiofilm facilitate the transport of bacteria to membrane surface. • More significant flux decline was ob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TEP-protobiofilms. • Membrane fouling shows higher sensitivity to protobiofilm not to bacteria level. 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 (TEPs) are a class of transparent gel-like polysaccharides, which have been widely detected in almost every kind of feed water to membrane systems, including freshwater, seawater and wastewater. Although TEP have been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the membrane fouling, little information is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their influential mechanisms and the pertinence to biofouling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tudy, thus,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EPs on biofouling development during ultrafiltration. TEP samples were inoculated with bacteria for several hours before filt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protobiofilm” (pre-colonized TEP by bacteria) was examined and its influence on biofouling was determin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bacteria can easily and quickly attach onto TEPs and form protobiofilms. Ultrafiltration experiment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EP-protobiofilms served as carriers which facilitated and accelerated transport of bacteria to membrane surface, leading to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fouling on th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urfaces. Moreover, compared to the feed water containing independent bacteria and TEPs, more flux decline was observed with TEP-protobiofilms. Consequently, it appeared from this study that TEP-protobiofilm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mbrane biofouling, but unfortunately,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often overlooked in the literature. Obviously, these findings in turn may also challeng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organic fouling and biofouling as membrane fouling caused by TEP-protobiofilm is a combination of both.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study might promote further research in general membrane fouling mechanis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mitig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