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采集柘林湾海水养殖区8个位点表层沉积物样品,考察了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生物有效性和形态分布,并分别利用基于总量的Hakanson指数法和基于形态的风险评价指数(RAC)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风险.结果表明,柘林湾海水养殖区大部分位点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Ⅰ类标准限值,少数位点Zn和Pb含量超过Ⅰ类限值但低于Ⅱ类限值.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测定浓度(C_(DGT))与间隙水中的浓度(C_(IW))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评估状况基本一致,Zn、Ni和Pb生物可利用性较高.沉积物中Cr、Ni、Zn和Cu以残渣态为主,Cd和Pb以弱酸提取态为主.柘林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存在轻度到中度生态危害风险,Cd和Pb生态危害风险较高.沉积物中Cr、Ni、Zn、Cu和Cd的C_(DGT)与其弱酸提取态含量明显正相关,重金属弱酸提取态能较好反映其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92.
通过现场采集辽东湾双台子河口翅碱蓬(Suaeda salsa)光谱数据,收集标准样方(1 m×1 m)的翅碱蓬生物量(Biomass),建立相关植被指数与翅碱蓬生物量的遥感反演回归算法,发现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翅碱蓬生物量与植被指数PVI、SAVI和MSAVI的相关系数R2较高,直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6、0.698和0.679。同时,利用得到的估算模型,结合1990—2005年的双台子河口的TM影像数据,反演该区域翅碱蓬分布面积和生物量。结果发现:辽东湾双台子河口湿地翅碱蓬面积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通过植被指数(NDVI、RVI、PVI和MSAVI)和生物量的算法反演,发现翅碱蓬生物量曲线与分布面积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3.
编制“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以儋州市为研究对象,衔接“美丽海湾”建设需求,从“三水”(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协同角度提出解决儋州市重点海湾环新英湾地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分区管控方案,重点讨论了基于陆海统筹原则的环新英湾地区“三线一单”编制重点和特色,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一套符合沿海地区特色的生态环境要素分区管控方案编制方法,为其他沿海城市“三线一单”划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
运用GIS对2000~2013年上海石化近岸海床冲淤特征、机制及海堤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海床大范围为淤积区,但金山深槽冲刷强度较大。其中,2000~2004、2004~2008年以冲刷为主,年均净冲刷速率为5.27 cm和10.52 cm;2008~2012年以淤积为主,年均净淤积速率为8.50 cm;2012~2013年冲淤较稳定,稳定区占总面积的76.04%;(2)8个断面北岸及深槽中部(断面Ⅴ)地形较稳定,但在深槽西部(断面Ⅰ和Ⅱ)和东部(断面Ⅶ和Ⅷ)南侧冲刷;离岸15m以浅海床以淤积为主;(3)海堤稳定评估中,第六次围堤岸段稳定性较低。总之,海床的冲刷与金山涨潮冲刷槽补沙机制的丧失有关,同时城市沙滩、南汇促淤等工程也有影响,新一轮涉水旅游项目正在开发中,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5.
武江 (乐昌段)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武江乐昌段由上游矿山废水排泄沟、中游霜降河和下游武江段3段水道底泥中Pb、Zn、Cu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b的质量比为2.54×103 mg/kg、1.33×103 mg/kg和30.7 mg/kg,Zn的质量比为1.01×103 mg/kg、2.48×103 mg/kg和156 mg/kg,Cu的质量比为42.9 mg/kg、68.8 mg/kg和69.4 mg/kg.3段支水道底泥污染负荷指数(IPL值)分别是14.0、10.6和1.46,整个区域IPL值为6.19,达到极强度污染程度.Pb、Zn总体污染程度比Cu严重,对武江乐昌段及其下游地区存在潜在生态风险.指出,霜降河和废水排泄沟段底泥不能农用,需特别谨慎地疏浚、转运和处置,而武江段底泥则可农用.  相似文献   
96.
讨论了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分析过程中易出错的焦磷酸制备、残渣转移等试验步骤,提出准确测定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并根据对比试验和工作经验改进了分析过程中样品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对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中的PCBs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中PCBs为0.17ng/g-30.3ng/g,其中马銮湾2个站位PCBs的总含量高于《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一类标准值。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中多氯联苯的环境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8.
设计了一种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ADI公司的Bhckfin533为主芯片,Marve1188W8686芯片为无线网卡,μClinux为操作系统,H.264为视频压缩算法,实现了视频流的无线网络传输,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9.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松节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松节油,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ug/L-625u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6mg/L,标准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8.0%-110%。  相似文献   
100.
The dynamics of macroalgal communities and the impact of sewage on their growth were studied in the tidal zone around Zhanqiao Pier of the Qingdao coastal area,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Yellow Sea, China, from September 2001 to September 2003. The tidal zone of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western and eastern sections by the Zhanqiao Pier. Inorganic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seawater showe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n the eastern side of Zhanqiao Pier than on the western side, because a sewer drains into the eastern side. The macroalgal communities on each side of the Pier showed an obvious difference due to the effect of this sewage discharge. A total of 47 macroalgal species including 10 greens, 11 browns and 26 reds wa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indicated higher values in the nutrient-rich area on the eastern side of Zhanqiao Pier compared with the nutrient-poor area on the western side of Zhanqiao Pier. Some ephemeral and filamentous species dominated seasonally on the eastern side of Zhanqiao Pier, in contrast to the western side where slow-growing species dominated throughout the year. Nutrient gradients and temperature were consider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acroalgae communities in time and space.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mmon observation that nutrient-poor areas are dominated by slow-growing rather than ephemeral algal species. Moreover, the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whole study area had declined when compared to previous rec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