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5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以永定河流域(北京段)和温榆河流域为对象,通过历史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研究流域内地下水环境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978—2008年间永定河流域(北京段)和温榆河流域均存在地下水埋深加深、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开采量略增、地下水水质恶化的趋势.1940—2008年间两流域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资...  相似文献   
192.
用MATLAB语言建立GM(1,1)模型,以湘江株洲段2003年-2008年氨氮监测值为基础,预测了湘江株洲段2003年-2015年氨氮年平均浓度。所建模型,经精度检验符合预测规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建立的GM(1,1)模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浓度接近。氨氮年平均浓度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3.
选取淮河淮南段的水质为分析对象,以氨氮作为指标参数,运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其水质在“十一五”期间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并据此提出改善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4.
为确保双护盾TBM在不良地质中遭遇卡机事故时能快速安全脱困,依托某引水隧洞工程,研究双护盾TBM在断层破碎带段及软岩大变形段遭遇的卡机事故原因以及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环形扩挖法的技术难点。结果表明:双护盾TBM在断层破碎带段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及软岩大变形段采用环形扩挖法,均能解决卡机事故问题,使其成功脱困。研究结果可为类似TBM卡机脱困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5.
京杭运河(杭州段)河网水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杭运河杭州段河网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根据平原河网的水流以及污染特点,利用一维对流扩散方程建立了该地区河网水质模型,采用全隐中心差分格式离散方程,并用追赶法求解。对京杭运河杭州段河网进行水质模拟,并利用2007年上半年常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水质模拟结果较为理想,模型能较为准确的反映河网水质变化趋势,可以用于该地区河网水质改善研究。  相似文献   
196.
通吕运河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通吕运河规划区域内南通主城区、通州区、海门市、启东市污染物现状入河量和预测量的计算,将通吕运河全线划分为四个水质控制断面,并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通吕运河沿程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进行通吕运河四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分析,得出选定的四个控制断面水质在不同的污染物入河量时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需要削减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排放量,为通吕运河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7.
针对当前黄河宁蒙河段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8.
通过对铁岭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状况的综合分析,评价出铁岭市对辽河上游段水质的影响,为辽河流域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9.
珠江广州段东朗断面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珠江广州河段东朗断面底泥中的重金属镉、铬、铜、铅的总量,并采用五态分级法即Tessier形态分类法对镉、铬、铜、铅在底泥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该断面底泥中镉、铬、铜、铅总量均高于全国湖泊底泥中的平均值,以广东土壤背景值为参照可以看出,东朗底泥中镉、铬、铜、铅含量分别为土壤背景值的84.0倍、8.1倍、29.2倍、7.0倍,底泥成为这些重金属的富集地。镉以可交换态为主,占总量比例为59.29%,铬以铁锰态为主,占总量的比例为54.51%,铜以有机态为主,占总量的53.17%,铅以碳酸盐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比例分别36.63%和36.35%。并采用瑞典学者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断面底泥中的镉、铬、铜、铅进行了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镉潜在生态危害强,铬潜在生态危害轻微,铜、铅的潜在生态危害中等。  相似文献   
200.
长江武汉段水体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王凡  沙玉娟  夏星辉  刘虹 《环境科学》2008,29(5):1163-1169
分别采集了丰水期和枯水期时长江武汉段30个点位上的河水和沉积物样品,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在长江武汉段水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丰水期时支流和湖泊水中PAEs浓度范围为0.114~1.259 μg/L,枯水期时为0.25~132.12 μg/L.丰、枯水期干流水相中PAE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34~0.456 μg/L和35.73~91.22 μg/L,均有沿程升高的趋势.[2]枯水期支流和湖泊沉积相中PAEs浓度范围为6.3~478.9 μg/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有由水中向沉积物中迁移的较强趋.丰、枯水期干流沉积相中PAEs浓度范围分别为151.7~450.0 μg/g和76.3~275.9 μg/g;丰水期时DBP由沉积相向水相迁移,枯水期时DEHP在沉积物中未达到吸附最大.[3]5种被研究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中, DBP和DEHP是主要污染物,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这2种物质的标准限值分别为0.001、0.004 mg/L,丰水期时所有的干支流均符合此标准,枯水期时干支流超标率为82.4%.[4]长江武汉段PAEs污染水平与意大利Velino河以及黄河中下游水体相近,但丰水期时水相PAEs含量远低于国内外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