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05篇
安全科学   635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131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美煤矿安全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中国和美国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中国的煤矿安全却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笔者首先从两国历年来煤矿安全数据分析入手,认为:美国煤矿安全经历了严重恶化、小幅波动和安全稳定3个阶段;而中国的煤矿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大起大落和其后的小幅波动两个阶段,迄今为止,还没有进入安全稳定时期。然后从法规、监察、采矿权、安全投入、矿工及工会、教育及培训、科技进步等7个方面对两国的煤矿安全进行了比较。最后,借鉴美国进入第3阶段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改善中国煤矿安全的相应对策建议,如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明晰采矿权、设立安全投入预算资金、改善矿工的弱势地位、加强教育与培训、依靠科技进步等。  相似文献   
62.
Lyapounov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矿井通风系统的特征参数发生变化时,矿井通风系统的风流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工作,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确保安全生产.本文根据Lyapounov稳定性理论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矿井通风系统在其正常的工作区段,系统特征参数发生一定的变化时,其状态是稳定的;当变化超过一定的界限后,系统变得不稳定,不利于系统正常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3.
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应能及时反映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高低,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是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部门进行技术管理和防灾救灾的重要依据,也是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设计思想和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4.
江西省煤矿企业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察工作逐步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建设项目擅自开工,无安全设施设计,不按设计开工等.本文认为法规体系不健全、施工监理单位缺乏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认为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煤矿建设项目工作,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依法行政,严格按程序办事,做好安全监察工作,以而切实从源头上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65.
汪建国 《安全》2019,40(6):16-18
矿山企业生产系统复杂、生产环节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条件较为恶劣,要求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本文首先对矿山生产事故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划分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井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情况下人员的行为特点、矿工的行为与井下应急场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从安全管理和矿山救护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控制矿山事故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吴超  李思贤 《安全》2019,40(9):18-25,5
为发展安全科学原理和给事故防控与调查提供新的方法,根据变化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机制,开展安全降变原理及事故致因新模型研究。首先,提出安全降变原理并解析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其次,基于安全降变原理,给出不同层级安全系统变化的分类实例,并对作业场所事故及其致因重新定义和分类。再次,构建基于安全降变原理的C-S-R事故致因新模型。最后,基于事故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C-S-R事故致因新模型与安全降变原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各级安全系统中自发或是受联动的变化超出系统的变化承受水平时,将导致事故的发生。经事故案例分析验证可知,安全降变原理及C-S-R事故致因新模型具有充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7.
煤矿发生火灾后会生成大量有毒气体并产生火风压,烟气在火灾动力的影响下出现状态紊乱,研究煤矿火灾烟气流动传播过程对控制火情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燃烧及风流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煤矿火灾烟气流动数学模型,并利用CFD软件进行仿真。研究表明:无通风工况下的烟气为对称流动;随着风速增加,出口处温度降低,烟气向风流入口处的流速减小。  相似文献   
68.
针对目前我国非煤矿山在安全制度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的缺陷,总结出非煤矿山在制订、执行和完善安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制度的制订与实际符合度不高、安全制度的执行过程重形式轻实践、对安全制度的完善重视度不够3个方面。引入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分析了"自然无为"思想对安全制度的制订、执行和完善3个阶段的影响。提出在安全制度的制订时注重"道法自然";在安全制度的执行时强调"三和"观;在安全制度的完善时注重"顺道而为"。将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与安全制度管理相融合,能有效增强安全制度管理的"人情味",使其更好地发挥基础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9.
Mitigating the massive impacts of defaunation on natural ecosystem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hunting effort across the landscape. But such understanding has been hindered by the difficulty of assessing the movement patterns of hunters in thick forests and across complex terrain. We statistically tested hypotheses abo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unting with circuit theory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e used a data set of >7000 known kill locations in Guyana and hunter movement models to test these methods. Comparing models with different resistance layers (i.e., different estimates of how terrain and land cover influence human movement speed) showed that rivers, on average, limited movement rather than serving as transport arteries. Moreover, far more kills occurred close to villages than in remote areas. This, combined with the lack of support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that included latent terms for prey depletion driven by past overhunting, suggests that kill locations in this system tended to be driven by where hunters were currently foraging rather than by influences of historical harvest. These analyses are generalizable to a variety of ecosystems, species, and data types, providing a powerful way of enhancing maps and predictions of hunting effort across complex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决移动变电站低压侧为变频器供电时漏电保护装置误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傅式算法的附加直流原理漏电保护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了具有变频器的矿井低压供电系统附加直流原理漏电保护,提出由傅式算法分解出采样电压直流分量以反映电缆绝缘水平的保护方法;同时分析了其他因素对直流分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频器对传统附加直流保护整定值有较大影响,易造成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且无法实现电缆的在线绝缘监测;所提出的直流分量法能准确测量电缆对地绝缘电阻,且可消除电缆分布电容、变频器载波频率、变频器输出频率等其他因素的干扰;采用该漏电保护方法,可承受变频器投入时对采样电压造成的较大冲击,不必在启动期间解除漏电保护装置,能够消除在此期间存在的人身触电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